2.《鷓鴣天·楓落吳江肅曉霜》
年代: 宋 作者: 曹勛
楓落吳江肅曉霜。洞庭波靜耿雲光。芳苞照眼黃金嫩,纖指開新白玉香。鹽勝雪,喜初嘗。微酸歷齒助新妝。直須滿勸三山酒,更喜持杯雲水鄉。
3.《減字木蘭花·錦囊送止》
年代: 宋 作者: 沈瀛
錦囊送止。拆看篇篇珠玉喜。大勝魚風。韶滬宮商角徵通。醉而強酒。有愧多聞張子壽。其哂由何。刻畫無鹽已甚多。
4.《朝中措·與君同是飽齏鹽》
年代: 宋 作者: 無名氏
與君同是飽齏鹽。先達後何淹。任玉東西醉倒,明朝病酒厭厭。後年三月,鳳池春滿,雁塔名添。記取西風桂影,壹枝先上銀蟾。
5.《雜興》
年代: 宋 作者: 陸遊
家世本臞儒,自奉至儉薄。
肉食固難期,間亦闕鹽酪。
賓朋飯芋豆,時節羹藜藿。
偶然設雞豚,變色相與作。
家居常守此,自計豈不樂。
蔬園畏蹴蹋,切勿思大嚼。
2.詩經中的詩句有哪些幫妳回幾個:
《周南?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小雅?伐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
《鄭風?風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
《鄭風?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鄭風?將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王風?黍離》: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小雅?車轄》: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大雅?蕩》:靡不有初,鮮克有終。
《王風?采葛》:壹日不見,如隔三秋。
《衛風?淇奧》: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衛風?碩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大雅?鶴鳴》: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大雅?抑》: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3.求詩經中關於友情的詩句.《詩經》中關於友情的詩句:
1、嚶其鳴矣,求其友聲,相彼鳥矣,猶求友聲。——《詩經.小雅》
2、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詩經·王風·黍離》
3、投之以木瓜,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詩經·大雅·抑》
4、風雨如晦,雞鳴不已。既見君子,雲胡不喜? ——《詩經·鄭風·風雨》
5、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詩經·小雅·車轄》
6、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詩經·小雅·鹿鳴》
7、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詩經·小雅·采薇》
8、鳶飛戾天,魚躍於淵;豈弟君子,遐不作人。——《詩經·大雅·旱麓》
4.請找出詩經中運用賦比興的詩句各三句、《詩經》中的賦《周南·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朱熹《詩集傳》:賦也。
方玉潤《詩經原始》:殊知此詩之妙,正在其無所指實而愈佳也。夫佳詩不必盡皆征實,自鳴天籟,壹片好音,尤足令人低回無限。
若實而按之,興會索然矣。讀者試平心靜氣,涵詠此詩,恍聽田家婦女,三三五五,於平原繡野、風和日麗中群歌互答,余音裊裊,若遠若近,忽斷忽續,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曠,則此詩可不必細繹而自得其妙焉。
……今世南方婦女登山采茶,結伴謳歌,猶有此遺風雲。二、《詩經》中的比興《衛風·碩人》:手如柔荑,膚如凝脂。
領如蝤蠐,齒如瓠犀。《陳風·澤陂》:彼澤之陂,有蒲與荷。
有美壹人,傷如之何!寤寐無為,涕泗滂沱。鄭玄《毛詩箋》:蒲以喻所說(悅)男之性,荷以喻所說(悅)女之容體也。
三,賦比興表現手法的作用 賦是最基本的,最常用的壹種表現手法。它的特點就是敷陳、直言,即直接敘述事物,鋪陳情節,抒發感情。
比分為比喻和比擬。比體詩的特點是以彼物寫此物,詩中所描寫的事物並不是詩人真正要歌詠的對象,而是借用打比方的方法,來表達詩人的思想感情。
例如,《碩鼠》壹詩中,就是運用了比的表現手法,通過描寫令人憎惡的老鼠,將奴隸主貪婪殘忍的本性表現的淋漓盡致。為什麽不直接表達而要用比呢?運用比擬表達喜愛的事物,可以使它栩栩如生,給人親切之感;用它表現醜惡的事物,可以使它原形畢露,給人厭惡之感。
興,即起興,在壹首詩的開頭,或壹章詩的開頭。先讓我們來看壹首詩。
《風雨》中運用興的表現手法的句子是“風雨淒淒,雞鳴喈喈;風雨蕭蕭,雞鳴膠膠;風雨如悔,雞鳴不已。”為什麽不直接說出要寫的內容,而要先言他物呢?通過對《詩經》的研究,有些詩中的興起到了渲染氣氛的作用,例如,《風雨》寫的是在傍晚時節,外面下班著小雨,刮著風,女主人公正在思念著自己的夫君,此時,聽見了外面的雞鳴聲。
烘托出女主人公的相思、愁悵之情。興在這裏就起到了渲染了壹種淒涼的氣氛,加深抒情女主人公的相思之情。
在研究中,我們發現,有些詩中的興沒有起到渲染氣氛的作用,與下文也沒有什麽聯系。例如,《黃鳥》的“交交黃鳥,止於棘,止於楚,止於桑。
與下文的子車家的三個兒子為秦穆公殉葬沒有聯系,興就起到了提示、渲染壹種氣氛,幫我們完成從日常生活到詩歌欣賞的過度作用。 人們常常把比、興兩種表現手法截然分開,在研究中我們認為,比興兩種表現手法不是截然分開的,有些詩中是有壹定聯系的,例如,《氓》中,就是用自然現象來女主人公感情生活的變化,由起興的詩句來引出表達感情生活的詩句,由葉子的鮮嫩而至的枯黃,來比喻感情生活的幸福而至的痛苦,這裏的興就具有了比的作用。
興在詩歌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失去它,詩歌也就失去了美學價值,失去了感染力。
5.詩經中立冬詩句雨雪瀌瀌,見晛曰消
瀌瀌:雪盛的樣子;壹說猶“飄飄”。晛;太陽的熱氣。曰:語助詞,無實義。
《詩經·小雅·角弓》
寒風摧樹木,嚴霜結庭蘭
漢·樂府古辭《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淒淒歲暮風,翳翳經日雪。傾耳無希聲,在目皓已潔
淒淒:寒涼。翳翳:陰暗。希:少。在目:眼睛所見。皓:白。
晉·陶淵明《癸卯歲十二月中作與從弟敬遠》
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晉·謝道蘊《詠雪聯句》:“白雪紛紛何所似,撒鹽空中差可擬,未若柳絮因風起。”
明月照積雪,朔風勁且哀
朔風:北風。勁:猛烈。哀:淒厲。
南朝宋·謝靈運《歲暮》
隔牖風驚竹,開門雪滿山
牖:窗戶。風驚竹:風中帶雪,打在竹上,發出沙沙的響聲。
唐·王維《冬晚對雪憶胡居士家》
不知庭霰今朝落,疑是林花昨夜開
庭霰:落在庭院裏的雪花。
唐·宋之問《苑中遇雪應制》
水聲冰下咽,沙路雪中平
唐·劉長卿《酬張夏雪夜赴州訪別途中苦寒作》
壹條藤徑綠,萬點雪峰晴
唐·李白《冬日歸舊山》
地白風色寒,雪花大如手
唐·李白《嘲王歷陽不肯飲酒》
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
軒轅臺:相傳為黃帝擒蚩尤之處。
唐·李白《北風行》
亂雲低薄暮,急雪舞回風
回風:回旋的風。
唐·杜甫《對雪》
霜嚴衣帶斷,指直不得結
指直:手指僵直。
唐·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
雲晴鷗更舞,風逆雁無行
無行:不成行列。
唐·杜甫《冬晚送長孫漸舍人歸州》
寒天催日短,風浪與雲平
唐·杜甫《公安縣懷古》
斜陽疏竹上,殘雪亂山中
唐·韓翃《褚主簿宅會畢庶子錢員外郎使君》(壹作張繼詩)
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
唐·韓愈《李花二首》:“當春天地爭奢華,洛陽園苑尤紛拏。誰將平地萬堆雪,剪刻作此連天花。”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唐·柳宗元《江雪》
嚴冬不肅殺,何以見陽春
肅殺:嚴酷蕭瑟的樣子。
唐·呂溫《孟冬蒲津關河亭作》
天寒色青蒼,北風叫枯桑。厚冰無裂文,短日有冷光
叫:風聲如吼。
唐·孟郊《苦寒吟》
才見嶺頭雲似蓋,已驚巖下雪如塵。千峰筍石千株玉,萬樹松蘿萬朵雲
唐·元稹《南秦雪》
六出飛花入戶時,坐看青竹變瓊枝
六出:雪花呈六角形,故以“六出”稱雪花。瓊枝:竹枝因雪覆蓋面似白玉壹般。
唐·高駢《對雪》
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唐·白居易《夜雪》:“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
旋撲珠簾過粉墻,輕於柳絮重於霜
兩句寫雪花紛飛的景象。
唐·李商隱《對雪二首》
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
咽:泉水因冰凍而流動不暢,因以嗚咽來形容。吟:歌吟。
唐·劉駕《苦寒吟》:“百泉凍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喬松,不覺滿衣雪。”
戰退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
玉龍:形容飛雪。敗鱗殘甲:形容雪片亂舞如鱗甲之片紛紛墜落。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十四引《西清詩話》載張元作《雪》詩
江山不夜月千裏,天地無私玉萬家
玉:喻白雪。
元·黃庚《雪》
6.詩經中描寫花的詩001 關關雎鳩,在河之州。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詩經·周南·關雎》 002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詩經·周南·桃夭》 003 赳赳武夫,公侯腹心。《詩經·周南·兔罝》 004 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詩經·周南·漢廣》 005 未見君子,我心傷悲。亦既見止,亦既覯止,我心則夷。
《詩經·召南·草蟲》 006 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詩經·邶風·柏舟》 007 靜言思之,不能奮飛。 008 我思古人,實獲我心!《詩經·邶風·綠衣》 009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詩經·邶風·擊鼓 010 凱風自南,吹彼棘薪。
《詩經·邶風·凱風》 011 胡為乎泥中!《詩經·邶風·式微》 012 天實為之,謂之何哉!《詩經·邶風·北門》 013 匪女之為美,美人之貽。《詩經·邶風·靜女》 014 委委佗佗,如山如河。
《詩經·鄘風·君子偕老》 015 人而無儀,不死何為?《詩經·鄘風·相鼠》 016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詩經·衛風·淇奧》 017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詩經·衛風·碩人》 018 於嗟女兮,無與士耽。士之耽兮,猶可說也;女之耽兮,不可說也。
019 淇則有岸,隰則有泮。《詩經。
衛風。氓》 020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詩經·衛風·木瓜 021 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王風·黍離》 022 壹日不見,如三秋兮!《詩經·王風·采葛》 023 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詩經·鄭風·將仲子》 024 既見君子,雲胡不喜。《詩經·鄭風·風雨》 025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詩經·鄭風·子衿》 026 河水清且漣猗。《詩經·魏風·伐檀》 027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所謂伊人,在水壹方。《詩經·秦風·蒹葭》 028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029 修我甲兵,與子偕行!《詩經·秦風·無衣》 030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糾兮,勞心悄兮。
《詩經·陳風·月出》 031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032 稱彼兕觥:萬壽無疆!《詩經·豳風·七月》 033 呦呦鹿鳴,食野之蘋。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詩經·小雅·鹿鳴》 034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
《詩經·小雅·天保》 035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詩經·小雅·采薇》 036 樂只君子,萬壽無疆。《詩經·小雅·南山有臺》 037 鶴鳴於九臯,聲聞於天。
《詩經·小雅·鶴鳴》 038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039 秩秩斯幹,幽幽南山。
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詩經·小雅·斯幹》 040 高岸為谷,深谷為陵。
《詩經·小雅·十月之交》 041 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詩經·小雅·小旻》 042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詩經·小雅·車轄》 043 天步艱難,之子不猶。《詩經·小雅·白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