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別稱:金天、金秋、金素、素秋、素律、素節、商秋、素商、泰秋、西陸、白藏、金商、爽節、西旻、淒辰、蕭辰、清秋、高秋、霜天、霜日、秋序、秋緒。
秋季有三個月,分別稱為孟秋七月、仲秋八月,季秋九月,合稱三秋。其中七月又稱為初秋、早秋、新秋、上秋;八月稱為正秋、中秋、桂秋;九月稱為晚秋、涼秋、暮秋。唐朝王勃《滕王閣序》就有“時維九月,序屬三秋”之句。
古代秋天的別稱
秋日、秋節:漢劉楨《贈五宮中郎將》詩:“秋日多悲懷,感慨以長嘆。”漢班捷妤《怨歌行》:“常恐秋節至,涼風奪炎熱。”
九秋:整個秋季為90天,***分九旬,故秋天有九秋之稱。晉張協《七命》詩:“唏三春之溢露,溯九秋之鳴飈。”唐陸暢《催妝五首》之壹:“聞道禁中時節異,九秋香滿鏡臺前。”
九和:古代以九為金的成數(成數,泛指比率),秋屬金且氣和,所以稱秋季為“九和”。《管子·幼官》:“九和時節,君服白色,味辛味,聽商音。”尹知章註:“金成數九,金氣和,君則順時節而布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