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境,空心,空出心之雜緒,滿懷自然與禪的閑情。
2、環境,心空而顯出自然之美,這是感受自然雅趣的途徑。
3、情境,心凝形釋,與萬化冥合,人融入自然,感受壹份和諧。
詩人,留給我們的並非空,而是滿滿情懷與意境深遠的詩的形象。這裏是反襯用法,表達了自己的獨特感受,自然為空自知。空,反襯自然之美。空,體現詩人的無我的佛學修養,心空,才能裝得下萬物。這與虛懷若谷,有相通之處。無我而能全身融入自然,果真周邊無壹人壹物麽?並非如此,而是詩人已達到了無我的境界,故能全身融入大自然,隨風隨雲般的穿行,故,後句詩才有了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自然隨心之美感,這是大自然獨有的灑脫、自在與蕭然,詩人的心可謂與佛理與自然融合了,心凝形釋,與萬化融合了。
中歲頗好道,
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終南別業》王維
空之情境
仔細品味壹空字,妳就會懂得:“空”這壹個情字了得!
東邊日出西邊雨,卻道無晴是有晴。
亦這說明“空”字是有情的,盡管“空”它有時是以“無情”的詩意出現的。
詩人有情似無情的巨大反差,取得了非同尋常的藝術效果。
只有了解了“空”,才能讀懂詩人的從容,自然環境之美,與詩人對自然的喜愛。
無中體現有,有空的境界,才能更加純粹地體會到有的樂趣,正如詩人中年向佛,遠離名利等等。
佛法常說空及不空兩方面,與古詩詞中的人性感悟有許多相似之處。空者是無我,獨善自身。
花開有花開的風情,花殘有花殘的韻致,只有熱愛美幻想美的人,才有閑情寫這些帶有“空“字的香韻裊裊的詩歌。
空與不空,情與不情,談與不談意義不大,只在知道中,壹份情境中點到為止。
空之理趣
這是壹種空而非空,非“常空”的境界。
壹個空,是對寂然的升華,顯得深遠、輕靈、雋永。
空是壹種前進,放下壹些,才能重觸碰、感受壹些,拾起壹些。
空出雜緒,空出心田,空入美感,空生雅趣,空創詩意,空顯自然。
壹座山,壹片水,在詩人的眼裏,不是山水,是空靈不盡之境,是帶情的靈氣所在。
自己就融入自然讓自己進入角色,使“空”成為施情物,擬人化地寫出了自然之景能使人消除雜念的清幽境界。
空字之妙,妙在功力、詩味、理趣,也是體現了詩人的造詣其深,單壹個空,而心生萬物。空可空,非常空。道行很高的詩人,他的最高境界就是無意為詩。莊子雲: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淡泊名利的人,把自己融入自然,達到天人合壹的境界,這就是所謂的“空可空”,然而壹個人既然是人,就不可忘之於情,就是莊子也否定不了的。但詩人們擅長在某壹時段,在某壹桃源之地沈靜下來,寫他們的無意之詩,使詩達到閑適恬靜的曲徑通幽之境,這就是所謂的非“常空”。空的出現,自然會使人想到大自然大宇宙的曠遠深邃,是詩人靈感的源泉。
異曲同工之妙的詩句: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霜露熊升樹,林空鹿飲溪。
水光瀲艷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晴空壹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