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羅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
譯文:無論是在平地,還是在那高山,哪裏鮮花迎風盛開,哪裏就有蜜蜂奔忙。蜜蜂啊,妳采盡百花釀成了花蜜,到底為誰付出辛苦,又想讓誰品嘗香甜。
2、《不第後賦菊》
唐代: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譯文:等到秋天九月重陽節來臨的時候,菊花盛開以後別的花就雕零了。盛開的菊花璀璨奪目,陣陣香氣彌漫長安,滿城均沐浴在芳香的菊意中,遍地都是金黃如鎧甲般的菊花。
3、《鷓鴣天·十裏樓臺倚翠微》
宋代:晏幾道
十裏樓臺倚翠微。百花深處杜鵑啼。殷勤自與行人語,不似流鶯取次飛。
驚夢覺,弄晴時。聲聲只道不如歸。天涯豈是無歸意,爭奈歸期未可期。
譯文:連綿十裏的亭臺樓閣,緊挨著青翠的山色延伸過去,在百花掩映的草樹叢中,傳來了杜鵑的啼鳴。它們熱切地叫著,仿佛要同出門在外的旅人搭話。可不像那些輕浮的黃鶯兒,只管自由自在地來回亂飛。
從午夢中我被驚醒了,初晴的陽光正在四下裏閃動。“不如歸去!不如歸去!”那聲聲的啼叫聽來愈加分明。作為漂泊天涯的遊子,我又何嘗沒有返回家鄉的想法?奈何那歸去的日期啊,卻至今難以確定!
4、《臨江仙·絲雨如塵雲著水》
清代:納蘭性德
絲雨如塵雲著水,嫣香碎拾吳宮。百花冷暖避東風。酷憐嬌易散,燕子學偎紅。
人說病宜隨月減,懨懨卻與春同。可能留蝶抱花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