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瘦馬出自元代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
原文: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譯文:?天色黃昏,壹群烏鴉落在枯藤纏繞的老樹上,發出淒厲的哀鳴。小橋下流水嘩嘩作響,小橋邊莊戶人家炊煙裊裊古道上壹匹瘦馬,頂著西風艱難地前行。
揚州瘦馬,古代揚州地區女寵的別稱,揚州在古代是兩淮(淮南淮北)鹽商的聚居地,鹽商當年可謂是富甲壹方,生活奢侈程度可與皇家媲美,他們的富足由此也養活了壹大批傍其生存的行業,“養瘦馬”就是其中之壹。揚州瘦馬是迎合鹽商們變態心理需求而產生的。
瘦馬含義:
瘦馬是壹個對女性帶有侮辱性的詞語,意為可以對女性任意摧殘和蹂躪,如同役使淩虐弱小的馬匹壹般。為何稱為“瘦馬”。因為從事“養瘦馬”的牙公和牙婆低價買來貧家幼女,養成後再高價賣出去,這和商人低價買來瘦馬,養肥後再高價賣出的經營方式壹樣,所以人們就稱這類女性為“瘦馬”。
挑選方法:
挑選瘦馬有著壹套極為嚴格的鑒定程序,而其中最為客商看重的就是對於瘦馬的小腳的評判。鑒定這“三寸金蓮”也有著壹套極詳細的辦法,並且人們還為此制定出了“瘦、小、尖、彎、香、軟、正”等七條標準。
瘦馬典故:
清代丁耀亢在《續金瓶梅》壹書中對“瘦馬”也有描述。壹等資質的女孩,將被教授“彈琴吹簫,吟詩寫字,畫畫圍棋,打雙陸,抹骨牌,百般淫巧”,以及精細的化妝技巧和形體訓練。二等資質的女孩,也能識些字、彈點曲,但主要則是被培養成財會人才,懂得記賬管事,以便輔助商人,成為壹個好助理。
三等資質的女孩則不讓識字,只是習些女紅、裁剪,或是“油炸蒸酥,做爐食、擺果品、各有手藝”,被培養成合格的主婦。當然,所有的這些煞費苦心的培訓都是為了將來能找個好買主,賣個好價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