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西溪探梅的西湖誌

西溪探梅的西湖誌

烏蓬斜靠楊柳岸,雲水禪心天地遙 清《西湖誌》稱:“西溪宜稻、宜蔬、宜竹,其水宜魚,而獨勝於梅。蓋居民以梅為業者多矣,種梅處不事雜植。梅大而有致、多而臨水。早春花時,舟從梅下入,彌漫如雪,其梅以永興寺前兩株為最。梅品甚多,有湘萸、綠萼,花色不壹,蔚成奇觀”;又有“山徑幽邃,直薄余杭,逆受南湖之浸,橫山環之,凡三十裏,水出錢塘江。以西溪之勝,獨在於水,四望皆蘆葦障目,地多梅花”。從這些記載中,大致可以看到當時“西溪探梅”的壯觀了。

西溪既是壹個僻遠的地方,又是壹個溪水清澈,密竹遮天,梅、桃擁村,煙柳滿目,蘆葦遍野的水鄉濕地。舊時,西溪河道中的小船很有情趣,古人特別鐘情。

清代厲鶚有詩《古蕩舟中》:

小船如瓜皮,可坐兼可眠,

春山隨我行,淡翠何連綿,

搖搖四詩人,漾入梅花煙。

坐在蕩蕩悠悠的小船上,壹個知己,二壺老酒,三碟小菜,引出兩岸如詩如畫的蘆蕩梅園,那是壹個何等詩意的畫面。遊客靠著船頭,壹面品酩清談,壹面觀賞兩岸的蘆梅風光,別具興致。蘆葦、桃樹、梅花、煙柳,是古人最為醉心的西溪景色,也是它的本來面貌,突顯了西溪與西湖風光不同的壹面。古人稱西溪為“副西湖”,作為副西湖,自然有著與西湖風貌不同的壹面,壹個字,“野”了得,遊人踏雪探梅,清溪漁舟,梅樹簇擁,紅梅似海,暗香浮動,這是壹個何等壯觀的景象!

清代鮑珍《遊法華山記》是這樣說的:

西溪水殊清,石壁削寒翠;

密竹障遠天,梅花擁村聚;

花時如白雪,人家隱香霧。

壹望無際的蘆葦,皚若白雪,飛綿滾絮,斜陽下小庵飄浮在蘆花之上,人們來到這裏,春賞桃柳,夏觀荷花,秋看蘆蕩,冬探紅梅。壹個古色古香的“西湖”,壹個野性的西溪,展現在人們眼前。杭州的風景線又多了壹道亮麗的色彩,這是毋庸置疑的。漁莊、秋雪庵、水閣、山莊、深潭口、梅墅、草堂、泊菴,構成了“西溪八景”。 煙水漁莊位於煙水庵的南部,瀕臨朝天暮漾,裏面多為二層的水鄉莊園式的別院建築。

煙水漁莊的“煙水”,有三煙之妙:柳煙、雲煙、炊煙,人與煙水***處,猶如身臨其境。裏面卻是三層高樓,是登高遠望朝天暮漾風光,觀賞飛鳥白鷺的好去處。

在美麗的漁莊裏,人們還可以享受到西溪的美味佳肴,吃到各種風味和品種的淡水魚。在這裏,又可 以與親人、朋友傾心交流,享受獨具特色的煮魚佳肴,壹邊品著香茶,壹邊聽著美妙的音樂,輕松悠閑,忘了塵世的紛擾。還可以在漁莊垂釣,或者去長堤漫步,又可以去“西溪農家生活原生態展示館”感受原住民的生活狀態,增添壹番情趣。

《煙水漁莊》

揚 眉

雲煙深處打漁莊,柳煙斜籠青兜房,

晚棹歸舟炊煙起,白鷺翩飛水影長。 位於西溪河渚濕地中心水域,也是西溪濕地的精華區塊。這座名庵建於宋淳熙初年,因為在孤島之上,向東南壹望無際的蘆葦灘地在秋季的明月下,呈現出令人名利俱冷壹片白茫茫的意境。明代大書畫家陳繼儒便取唐人詩句“秋雪濛釣船”的意境,題名“秋雪庵”。其中彈指樓當年由董其昌題寫匾額,成為秋雪庵中的重要人文內容。

秋天的秋雪庵壹帶,仍呈現出沈香古雅的景色:東面秋雪灘上蘆花飛舞,南面壹水之隔的楊柳城柳絮飛揚,前面百家樓又有開闊遙遠的青草地,它們以豐富的層次和典型的濕地景觀,構成了以草堂為背景,以水域為主體的極為寬闊的大視野。

秋雪庵原為兩進庭院布局結構,第壹進院落中的建築以佛教文化為主要功能;第二進院落中至民國初年加設兩浙詞人祠堂,供奉千余詞人名錄,是體現西溪人文積澱的重要場所,門前鋪有石板步道,是“西溪八景”的核心景區。秋雪庵在西溪歷史文化和人文景觀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由於其獨具壹格的田園風情,歷來是文人墨客的休閑攬勝,養生和隱居的理想環境,他們在西溪留下了大量的詩詞、字畫、碑文等勝跡。

《秋蘆雪庵》

揚 眉

滿天葦海蘆花飛,夕陽撒金漁人回,

庵旁落下皎潔月,庭院深深伴青梅。 位於西溪的東南部,在西溪草堂的東北面。它也是西溪風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獨特的造型,不但是壹個實體,更給人壹種想象的文化。

西溪水閣產生於西溪人民生產生活的需求,為了節約土地,又方便生活和交通,西溪人民便在河岸邊上打樁建水閣。有了水閣,就有了獨家享用的河埠和船的泊位。登臨在西溪的水閣,遠處是連綿的青山,岸上桃紅柳綠;水中的波光和倒影相疊,放眼望去,令人心曠神怡。

臨河的窗口,十分明亮,河裏來來往往的小船在壹片月光的夜裏,更加清晰撩人。這種讓人牽掛,讓人流連的水閣,至今仍為人們神往。

《湖光水閣》

揚眉

湖光水閣疊影多,紅桃綠柳臥清波,

壹壺春光老酒煮,舟楫不動山影挪。 是清代文人章次白所建,地址約在泊蓭南面丘家門。梅花象征孤標傲世,竹子代表高風亮節,以“梅竹”命名,也正體現了章先生的人格風景,因此深得朋友得賞識與贊賞,許多江浙壹帶得文人都為他題詞作畫以示友情,如費丹旭,張廷濟,魏謙升,錢杜,戴熙等。

西溪梅竹山莊主人章次白以其梅竹的美麗,梅竹的風格贏得前人和今人的贊譽,也使梅竹山莊頗負盛名,加上西溪獨特的天然環境,使“西溪探梅”重新成為杭州著名的壹景,增添了梅竹山莊的現代價值。

《梅竹山莊》

揚眉

溪水纏繞梅竹莊,清風亮節映長廊,

放蕩不羈江湖客,能寫天下好文章。 深潭口村位於西溪濕地西北部,在蔣村鄉深潭口村,四周斷岸,人們不借助舟船無法入港。過去這裏有壹個很深的水潭,四周河水呈十字型在此交叉相連,去向東南的河口上有壹石橋連接著濕地和外面的義家塘村。沿潭有三棵百年的老樟樹分布在石橋的兩邊,枝繁葉茂,遮天蔽日。

每年端午節蔣村鄉都要在這裏舉行龍舟集會,稱“龍舟勝會”,當年的“龍舟勝會”四字還是乾隆皇帝禦賜的。蔣村龍舟,賽的不是速度,主要在於比劃龍舟之技藝,通過這種形式,表達當地村民祈求五谷豐登、風調雨順、平安吉利的願望。

《龍鬧深潭》

揚眉

龍鬧深潭潭口村,百年老樹樹影深,

風調雨順民康阜,五谷豐登樂乾坤。 西溪種梅,由來已久,《西湖誌》記載:西溪“獨盛於梅花。蓋居民以梅為業。種梅處不事雜植,且勤加修護。本極大而有致,又多臨水。早春花時,舟從梅樹下入,彌漫如雪;更有紅英綠萼,花種不壹。”

西溪鄉間有許多梅農,多為傍溪築屋,種梅為業,人入其中,但見十裏香雪,人家掩映;而西溪的梅花,因為小氣候、環境等原因,要比杭州城裏的花時遲,可與孤山等地的梅花形成“錯時開放”之妙,從而滿足遊人惜春賞梅、挽春留春之願。清初吳梅村有《題河渚圖送胡彥遠南歸》詩說:‘我為作此圖,仿佛梅花墅。”

如今的梅墅,是壹組田園農舍風格的建築,主要有:西溪梅墅、香雪屋、探春亭、***山小築等。主體建築為木板面,土坯墻,簡樸自然,充滿鄉居氣息;屋頂作懸山頂,高低錯落有致,體形參差變化,與自然相生。這壹景點以田園農舍為載體,以梅文化為內涵,以曠達開遠的環境美為特色,這是西溪最引人入勝和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之壹,充分體現了“態以遠生,意以遠韻”的詩意畫趣。

西溪的梅墅正逐漸成為集遊覽觀光、科普教育、休閑生活於壹體的賞梅勝地,是西溪特色休閑的亮點之壹。

《臨水梅墅》

揚眉

探春亭邊數枝梅,鴛鴦戲水月朝暉,

清香漫透十裏雪,晚舟輕語遊人歸。 西溪草堂位於西溪濕地東南部的梅竹休閑區,其主人乃是明代大名鼎鼎的文人馮夢禎。馮氏晚年居孤山,因深受西溪“冷、野、淡、雅”的氣質吸引,在安樂山永興寺邊上建西溪草堂,這是壹處讓他非常滿意的別墅。西溪草堂是易地恢復的,整組建築依魚塘分作南北兩部分,南面為正房,二層建築,名“雙雪堂”,北面設草亭“疏影草榭”,有知魚橋與之相通,為賞梅玩竹、對酒當歌之處。

《疏影草堂》

揚眉

疏枝橫斜穿草堂,晚風清涼梅花香,

雪落蹊徑來客少,怡然自得錦魚嘗。 位於秋雪庵的南面,四周環水,景色宜人。

蓭,是草堂的意思。泊蓭原是明末鄒孝直的莊園,繼鄒氏之後又有壹大批文人雅士在這裏開辟別業,景象繁榮,頗為罕見。整片莊園又象是仙島泊於水上,所以名叫泊庵。

如今的泊蓭,幽靜風雅的環境依在:白天習習清風自窗外撲吹入房間,清爽無比;夜晚西溪流水伴隨入眠,舒適怡人。春天山花爛漫,夏天青山滴翠,秋季蘆花飛舞,冬季臘梅滿枝,美不勝收。

泊蓭又是壹塊人與自然、人與生存、人與快樂和諧相融的人文家園。在這裏,您會特會到回歸大自然的快意,感受到如夢如幻的溫馨。泊蓭讓您遠離城市的喧囂,真正體驗到回歸自然的魅力。

《清風泊庵》

揚眉

蘆花紛飛水塘寬,楊柳樹下烏蓬船,

紫藤垂落花雕酒,清風淡月來泊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