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王家後人因鴉片毒害和躲避戰亂將龐大家業賣與外人,攜巨資逃往四川。只有壹戶留在靜升鎮,現在算是保護過的。
王家大院簡介
王家大院是清代民居建築的集大成者,由歷史上靈石縣四大家族之壹的太原王氏後裔——靜升王家於清康熙、雍正、乾隆、嘉慶年間先後建成。建築規模宏大,擁有 “五巷”、“五堡”、“五祠堂”。其中,五座古堡的院落布局分別被喻為“龍”、“鳳”、“龜”、“麟”、“虎”五瑞獸造型,總面積達25萬平方米以上。現以“中國民居藝術館”、“中華王氏博物館”和“力群美術館”開放的紅門堡(龍)、高家崖(鳳)、崇寧堡(虎)三大建築群和王氏宗祠等,***有大小院落231 座,房屋2078間,面積8萬平方米。
到王家大院遊覽過的人,都認為王家大院很大,很氣派。其實現在向遊人開放的紅門堡、高家崖堡及王氏宗祠三組建築群,尚不足王家大院總占地面積的四分之壹。據王家史料和現存的實物考證,明萬歷年間至清嘉慶十六年,靜升王氏家族的住宅,隨其族業的不斷興盛,在村中,由西向東,由低到高,不斷延伸,漸修漸眾,營造了總占地面積達25萬平方米之巨的建築群體,遠比占地15萬平方米的北京皇家故宮龐大。在靜升村“五裏長街”和“九溝八堡十八巷”的版圖裏,王家至少占據了五溝五巷五座堡。其中,完全城堡式的五座住宅群,在地盤規模之體內,更張顯出其磅礴的氣勢。
據王家史料記載,當年王家在修建紅門堡、高家崖堡、西堡子、東南堡和下南堡五座堡群時,分別以“龍、鳳、虎、龜、麟” 五種靈瑞之象建造,以圖迎合天機。即紅門堡居中“龍”,高家崖堡居東為“鳳”,西堡子居西為“虎”。三者橫臥高坡,壹線排開,態勢威壯,盛氣十足。東南堡為“龜”,下南堡為“麟”,二者辟邪示祥,富有穩家固業傳世之喻意。
今天人們所參觀遊覽的紅門堡和高家崖堡,可取意為“龍鳳呈祥”或“龍遊鳳翔”。此二堡及同時修復開放的王氏宗祠(即孝義祠)均為清康乾嘉年間所建,有大小院落123座,房屋1118間,占地面積45000平方米,是王家大院保存最為完好的建築之精華。僅此而言,雖沒有恢復到王家當年五種瑞獸雄踞的氣勢,但保存至今,目前在國內也該稱為奇跡了。正像國際知名學者、清華大學教授王魯湘先生參觀後所感嘆的那樣:“王是壹個姓,姓是半個國,家是壹個院,院是半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