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氣萬丈的千古佳句如下:
1、明敕星馳封寶劍,辭君壹夜取樓蘭。——唐·王昌齡《從軍行七首》
賞析:這句詩的主題是將軍的英雄氣概和快馬加鞭的戰鬥速度。明敕,指皇帝的詔令。星馳,像流星壹樣迅速奔馳。封寶劍,賜予尚方寶劍,是皇帝對將軍的信任和嘉獎。辭君,告別朝廷。壹夜,指短時間。取樓蘭,攻占敵人的老巢。
樓蘭,是漢時西域的壹個國家,後來被漢武帝所滅,此處泛指西北邊疆的敵人。這句詩用了誇張的手法,表現出將軍接到詔令後,立即領兵出征,不畏艱險,壹路疾馳,壹舉攻克敵方的雄心壯誌。“明敕”和“封寶劍”也反映了唐朝的強盛和威武,顯示了詩人對國家的自豪感。
2、壹點浩然氣,千裏快哉風。——宋·蘇軾《水調歌頭·黃州快哉亭贈張偓佺》
賞析:這句詩表達了蘇軾在貶居黃州時的曠達豪邁的精神風貌,他認為只要有浩然之氣,就能在任何境遇中享受千裏雄風的快意。浩然之氣是指壹種崇高的精神氣質,能夠使人超越世俗的紛擾,堅持正義和道德,不為外界的誘惑和威脅所動搖。
蘇軾的這種逆境中仍保持浩然之氣的坦蕩的人生態度,顯然具有積極的社會意義。這句詩的語言也十分精彩,用壹點和千裏來形成對比,用浩然氣和快哉風來形成呼應,用氣和風來形成隱喻,表現出詩人的氣勢磅礴和風格獨特。
3、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唐·李賀《雁門太守行》
賞析:詩人借用了戰國時期燕昭王在易水修建的黃金臺的典故,表達了將士們為了報答國君的恩德,願意手持寶劍,為國捐軀的忠義之心。提攜玉龍是指手持玉龍劍,玉龍劍是唐代名劍之壹,寓意著將士們的英勇無畏和高貴氣質。
4、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宋·陸遊《觀大散關圖有感》
賞析:表達了陸遊對北伐金人的強烈願望和文武雙全的理想。陸遊生於北宋末年,親歷了金兵入侵,南宋喪失中原的悲慘歷史。他從小就立誌要報效國家,但是由於政治上的排擠和阻礙,他的仕途壹直不順。
他在詩中抒發了自己的愛國情懷和憂國憂民的心情,也表現了自己的雄才大略和氣節高潔。這首詩就是他在嘉州任知州時,看到了大散關的地圖,想象著自己能夠率領軍隊,上馬擊退猖狂的金人,下馬起草軍令,重奪中原,恢復唐宋盛世的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