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辛棄疾《元夕》

辛棄疾《元夕》

《青玉案·元夕》宋代: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壹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釋義:

焰火像是東風吹散了的千樹繁花,紛紛落下仿佛星星如雨般墜落。豪華的馬車滿路飄香。悠揚的鳳簫聲四處回蕩,玉壺般的明月漸漸西斜,壹夜舞動魚燈、龍燈不停歇,笑語喧嘩。

美人頭上都戴著華麗的飾物,笑語盈盈地隨人群走過,只有衣香猶在暗中飄散。我在人群中尋找她千百回,猛然回頭,不經意間卻在燈火零落之處發現了她。

作者簡介:

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中國南宋豪放派詞人,人稱詞中之龍,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並稱“濟南二安”。

擴展資料:

詞的上片“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描寫了元宵節那夜燈會的壯觀,如大地上千樹萬樹的銀花,天上的星辰墜落人間。

“寶馬雕車香滿路”這壹句接著寫賞燈的人之多,特別是貴人多的“滿路”。反復強調渲染了燈會的豐富多彩,女子們歡聲笑語,鳳簫之音悅耳動人。“元夕”之夜的熱鬧與歡樂占了全詞的多半。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等眾多女子盈盈而去之後,“眾裏尋他千百度”才開始描寫主人公的出場活動,而他僅是壹個線索性的人物,最後兩句中才顯現出來要寫的人。可見,那些盛裝出遊的麗人都不是詞人想要尋覓的人。

“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但奇怪的是“那人”出來賞燈,既不是寶馬雕車,也不在笑語盈盈的麗人之中。如此熱鬧繁華的時節,她卻遠離眾人,獨自佇立在清冷的地方,令詞人尋覓良久——原來“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樣看著有些奇怪,但全詞所用的是對比和以賓襯主的手法來描寫的,烘雲托月般推出這位脫俗的女子形象:遺世獨立、淡泊自持、自甘寂寞、不同流俗。

由於辛棄疾的抗金主張與當政的主和派政見不合,後被彈劾落職,退隱江西。如果我們想到詞人當時的境遇,便可知道這也本是詞人對自己的寫照。也能夠看出詞人的詞風含蓄委婉。

他的壹生以恢復為誌,以功業自許,卻命運多舛、備受排擠、壯誌難酬。但他恢復中原的愛國信念始終沒有動搖,而是把滿腔激情和對國家興亡、民族命運的關切、憂慮,全部寄寓於詞作之中。其詞藝術風格多樣,以豪放為主,風格沈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

百度百科——青玉案·元夕 (南宋辛棄疾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