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詩如下:
《觀滄海》
曹操〔兩漢〕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淡淡,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這首詩我們在語文七年級上冊中學過,也是要求背誦的課文,至今我都還能背出來。
譯文
東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來觀賞蒼茫的大海。
海水多麽寬闊浩蕩,海中山島羅列,高聳挺立。
周圍樹木蔥蘢,各種草植生長茂盛。
蕭瑟的風聲傳來,草木動搖,海中翻湧著巨大的海浪。
太陽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從這浩瀚的海洋中發出的。
天河裏的燦爛群星,也好像是從大海的懷抱裏湧現出來的。
太值得慶幸了!就用詩歌來表達心誌吧。
創作背景
《觀滄海》是曹操北征烏桓得勝回師經過碣石山時寫的。烏桓是當時東北方的大患,建安十壹年(206年),烏桓攻破幽州,俘虜了漢民十余萬戶。
同年,袁紹的兒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結遼西烏桓首領蹋頓,屢次騷擾邊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207年)毅然決定北上征伐烏桓。
後來在田疇的指引下,小用計策。大約在這年八月的壹次大戰中,曹操終於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這次勝利鞏固了曹操的後方,奠定了次年揮戈南下,以期實現統壹中國的宏願。
賞析
《觀滄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壯誌很巧妙地融合在壹起。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這兩句話點明“觀滄海”的位置:詩人登上碣石山頂,居高臨海,視野寥廓,大海的壯闊景象盡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寫,概由此拓展而來。“觀”字起到統領全篇的作用,體現了這首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的特點。
《觀滄海》的高潮放在詩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卻很含蓄。因為它含蓄,所以更有啟發性,更能激發我們的想象,更耐人尋味。
前四行詩句描寫滄海景象,有動有靜,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與“水何淡淡”寫的是動景,“樹木叢生,百草豐茂”與“山島竦峙”寫的是靜景。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運用作者的想象,寫出了作者曹操的壯誌情懷。前面的描寫,將大海的氣勢和威力凸顯在讀者面前;在豐富的聯想中表現出作者博大的胸懷、開闊的胸襟、宏大的抱負。暗含壹種要像大海容納萬物壹樣把天下納入自己掌中的胸襟。
關於詩人
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壹名吉利,小字阿瞞,沛國譙(今安徽亳州)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
對曹操我們大家都是很熟悉,提到他,我會不自覺的想到“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他是三國中曹魏政權的締造者,其子曹丕稱帝後,追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同時曹操也擅長書法,尤工章草,唐朝張懷瓘在《書斷》中評其為“妙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