賞析描寫華夏春天的詩句
古詩中的華夏春天 ①四季中?人們最喜愛的是春天。生機勃發繁花似錦的大好春色?自然成了詩人熱情吟誦的對象。而這些千古華章?又成了人們了解我國春天氣候特點的極好材料。 ②我國的春天來得急速。宋代白玉蟾的《立春》中說?“東風吹散梅梢雪?壹夜挽回天下春。”宋代李時則在《十二月立春》中寫下這樣的詩句?“盤裝蕎菜迎春餅?瓶插梅花帶雪枝。”詩中的東風?即春風。可見?雖然春天急迫地降臨人間?但是大地仍然雪初化?冰未融?瞧這春季來得有多快?這類詩句中最精彩的?還是唐代賀知章在長安寫的《詠柳》?“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詩人前兩天看柳?枝上還是光禿禿的?可是今天卻看見嫩葉已經從芽苞中綻出。原來?這是因為北方春季升溫快?物候變化迅速。2001年3月20日至21日?我在北京紫竹院公園也看到了柳樹兩天內發葉時情況。正是因為柳樹春季發葉如此迅速?詩人才會用剪刀這類令人聯想到動作快速的詞匯來描寫。唐代岑參在《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寫道?“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個比喻人們能夠普遍接受?也就說明我們生活中確有植物在春天迅速開花的事實。 ③我國南北春季到來有早有晚。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中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是千古傳誦的佳句。我在這裏引用它的目的是想說明?華夏大地五湖四海並非都同時被春風吹綠。如果把連續五天平均氣溫穩定在10℃以上作為春季開始的標準?那麽北緯280的長沙3月10日入春?北緯300的武漢3月巧日春到?而北緯320的南京則要到3月25日春天才姍姍來遲。可見春天的腳步是有先後的。“春風又綠江南岸”的時候?東北大地仍然是“千裏冰封?萬裏雪飄”的嚴冬?而廣東已經告別春天進入綠陰深深的夏季了。實際上?古代詩人早已發現南北春季到來的時間不同。例如唐代張敬忠在《邊詞》中說?“五原春色舊來遲?二月垂楊未掛絲。即今河畔冰開日?正是長安花落時。”現代氣象資料表明?西安大約在3月下旬春天已經開始?而緯度較高的內蒙古五原?春天到來的腳步則要晚到4月20日左右。所以?當五原?河冰剛融化時?皇都長安則早已姹紫嫣紅過去?時近暮春了。 ④我國的春季冷暖多變。宋代詩人吳濤的《絕句》中講了這樣壹件怪事?“遊子春衫已試單?桃花飛盡野梅酸。怪來壹夜蛙聲歇?又作東風十日寒。”天氣暖熱得人們已經穿起單衣?桃花落盡?野梅結籽?田野裏已經響起蛙聲?可是突然間?蛙聲卻沒有了?這在氣象學中叫作“倒春寒”。宋代的蕭立在《春寒嘆》中形象地描寫了“倒春寒”造成的災害。“今年有田誰力種?恃牛如命牛亦凍。君不見鄰翁八十不得死?昨夜哭牛如哭子。”夜黑更深?寒風呼嘯?賴以生存的耕牛已經凍死?風中夾雜著八十老翁淒慘的哭聲?令人心碎。為什麽會出現“倒春寒”的現象呢?因為我國春季還經常有從西伯利亞南下的寒冷空氣。如果前期冷空氣少?春暖快?長期積聚的北方強冷空氣壹旦南下?便會發生強烈的季節逆轉?春天裏又會出現嚴寒的天氣。 ⑤古代詩人對我國春季的認識是十分豐富的?他們描寫華夏春天的詩詞不僅在文學上?而且在科學上也是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瑰寶。 1、從課文中選擇恰當的詞語填空。 ? ?的春色 ? ?的嚴冬 ? ?的夏季 ? ?的佳句 ? ?的哭聲 ? ?的樹枝 2、根據意思從文中找出恰當的詞語。 ①許多色彩紛繁的鮮花?好象富麗多彩的錦緞。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 ②指全國各地?有時也指世界各地。? ? ③慢騰騰地來晚了。? ? ④形容各種花朵嬌艷美麗。? ? 3、從全文看?我國春天氣候的三個特點是? ① ② ③ 4、第②段畫線句通過 ?說明了 的特點確實存在?讓人信服。 5、讀了全文以後?我發現這篇文章是? ?文?2、3、4自然段和《威尼斯的小艇》第? ?自然段的結構相同?都是? ?段式。 6、我國的氣候非常復雜。除了本文的介紹外?妳從下列詩詞中還能發現我國春天其他的什麽特點?請選擇壹首?寫出妳的發現。 ①黃河遠上白雲間?壹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王之渙《涼州詞》? ②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常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白居易《大林寺桃花》? 我選擇第? ?首?我的發現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