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意境意蘊意象

意境意蘊意象

古典詩詞中有“情與理,情是情,理是知。”谷穗先生說:“中國詩人走的不是知與悟的道路,而是感與見的道路。”但是,詩人的情懷和悟性,不是為了教人,而是為了感動人。也就是說,知道解決方案屬於深層次。怎樣才能達到由淺入深,由表及裏的知解水平?

藝術是有表現力的,但形式不同。詩歌是用語言來表達的,語言是壹種語言藝術,所以詩歌欣賞的第壹步就是“讀”。“識字”不是“識字”。字符識別是表示白色字符的音、形、義;“識字”不僅限於此,還包括句子中的“確切含義”,從而理解詩詞歌賦的確切含義。這是因為詞的音、形、義都是壹般的、通用的,只能用來舉例說明。作為壹種表現藝術,詩歌中詞語的意義是具體的、突出的、可感的。比如王無功的《野望》:“牧童驅犢歸,獵馬引鳥歸。”它絕不是壹般的,而是我孤獨的眼睛看不到的生機勃勃的景象。

穿過文字的屏障,進入詩中。我們會在裏面看到“說”和“看”。流沙河先生說:“壹首詩就其結構而言,可以分為描寫和敘述兩部分。所謂描述就是繪畫。我指的是敘述。畫個圖說出來,壹首詩就出來了。”“說”是直接陳述或抒情,暫且放下。“畫”是由許多意象組成的。圖像是用來做什麽的?它是用來表達意思的。"通過圖像的形式表達意義的內容."現在,我們來梳理壹下詞、象、意之間的關系。語言和文字是用來表現形象的,形象是用來表達思想的。或者說意義是由形象揭示出來的,所謂“立起形象做到最好”;但是形象是可以通過語言來建立的。詩歌鑒賞就是通過文字來把握意象,進而把握作者的意思。因此,意象在詩歌欣賞中起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