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轉變思維方式的詩句 1.關於“思維”的詩句有哪些
具體詩句如下。
唐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 轉蓬行地遠,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棲見羽毛。 此時瞻白兔,直欲數秋毫。
唐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塵中見月心亦閑,況是清秋仙府間。 凝光悠悠寒露墜,此時立在最高山。 碧虛無雲風不起,山上長松山下水。 群動悠然壹顧中,天高地平千萬裏。 少君引我升玉壇,禮空遙請真仙官。 雲帡欲下星鬥動,天樂壹聲肌骨寒。 金霞昕昕漸東上,輪欹影促猶頻望。 絕景良時難再並,他年此日應惆悵。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壹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唐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2.關於“思維”的詩句有哪些
老驥伏櫪,誌在千裏.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1、孝思維則 先秦 詩經 《下武》2、正思維 唐 溫庭筠 《荷葉杯·鏡水夜來秋月》3、爭奈翻覆思維 宋 柳永 《駐馬聽·鳳枕鸞帷》4、諦聽可思維 元 林轅 《水調歌頭·色象*慮育》5、辯證思維好壞攜 明 唐寅 《無題》6、良繇弗思維 宋 潘良貴 《偈壹首》7、孝思維則 宋 仁宗 《政和親郊三首》8、幻身絕思維 宋 王铚 《除夕》9、中心久思維 宋 姚勉 《日食罪言》10、孝思維則 隋 佚名 《大觀宗祀明堂五首》11、孝思維則 隋 佚名 《元符親享明堂十壹首》12、孝思維則 隋 佚名 《大觀宗祀明堂五首》13、未曾差處著思維 宋 張世美 《思維路》14、展轉思維增妄想 宋 章甫 《題張季子妄庵》15、孝思維則 宋 真宗 《高宗明堂前朝獻景靈宮十首》。
3.邏輯思維與唯美詩詞
醉裏不知年華限,當時月下舞連翩。又見海上花如雪,幾輪春光葬枯顏。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寒梅最堪恨,長作去年花。————唐.李商隱《憶梅》
若能不見,遇不見。等不見,望不見。便 釋懷這場奈何禪。但將無怨,作無緣。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唐代詩人杜甫)
《壹剪梅》————李清照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壹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題都城南莊————五代 崔護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花自飄零水自流,壹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 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 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 君應有語,渺萬裏層雲,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
月華如水,清輝滿地,獨坐壹偶,冷風望月,壹身嬌柔,愁緒縈懷。
壹樣花開壹千年,獨看滄海化桑田。壹笑望穿壹千年,幾回知君到人間。~
壹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壹剪梅·舟過吳江》南宋詞人蔣捷
靜水流深,滄笙踏歌,如花美眷,只緣感妳壹回顧,使我常思朝與暮。轉身後,壹縷幽香遠,逝雪淺,春意濃,笑意深。壹葉綻放壹追尋,壹花盛開壹世界,壹生相思為壹人。
山無陵,江水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與君絕!
雨中撐傘俏佳人,美景入畫全無痕。側首凝眸尋何來,羨煞旁人空自恨!
4.關於思想方法的詩句
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
《禮記?大學》儒家主張的治國,齊家,是有密切關系的兩件事,壹個人的家教不好,而又能教人的,沒有這回事。 懷子三月,出居別宮。
目不邪視,耳不妄聽。音聲滋味,以禮節之。
北朝?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教子》婦女懷胎三月,出居別的地方,眼不看邪惡的東西,耳不聽胡亂的東西,說話、飲食用禮義來節制。 人生小幼,精神專利,長成已後,思慮散逸;固須早教,勿失機也。
北朝?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勉學》專利:集中,散逸:分散。這是顏之推強調早期教育的重要。
教婦初來,教兒嬰孩。 北朝?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教子》要教導媳婦最好在初入門,要教好兒子最好在孩提時。
天下之本在家。 漢?荀悅《申鑒?政體》天下的根基在於家庭。
愛其子,擇師而教之。 唐?韓愈《師說》如果愛護自己的孩子,那就要選擇老師來教育他。
人生百年,立於幼學。 清?梁啟超《論幼學》人生百年,建樹立足在於幼年所受的教育。
父善教子者,教於孩提。 宋?林逋《省心錄》孩提:幼兒。
善於教育兒女的人,必須從小做起。 強國之基在養蒙,兒童智慧須開爽,方能淩駕於人上。
清?林紓《閩中新樂府》養蒙:教育、啟蒙。 少成若天性,習慣之為常。
《大戴禮記?保傅》年輕時養成的習性如天然生成的壹樣,壹旦成為習慣就不易改變了。這裏指出抓年輕時的教育對於後來的成長極為重要。
人材之成,自兒童起。 清?陳宏謀《養正遺規>序》起:開始 居身務其儉樸,教子要有義方. 清?朱柏廬《治家格言》居身:對自身生活行為的操守。
義方:道義和思想行為的壹定標準。 愛子教之以義方。
《左傳?隱公三年》慈愛子女,要教育他們行事應遵守的規矩法度。 愛其子而不教,猶為不愛也。
明?方孝孺《行善戒》猶:仍然。意指疼愛兒女但不能忽視教育。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 《戰國策?趙策》父母愛子女,就得替子女作長遠的打算。
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 《資治通鑒》道:道義,正道。
適:正是。不從道義上愛護壹個人,正是害了他。
君子之於子,愛之而勿面,使之而勿貌,導之以道而勿強。 《荀子?大略》君子對於自己的子女,喜愛他們而不表現在臉上,使喚他們而不優以辭色,用道理誘導他們而不強制壓服。
賢人智士之於子孫也,厲之以誌,弗厲以詐;勸之以正,弗勸以詐;示之以儉,弗示以奢;貽之以言,弗貽以財。 漢?王符《潛夫論?遏利》賢明的人和有識之士教育子孫,總是勉勵他們立誌,而不是教以花言巧語;勸導他們正直,而不是從事奸詐;示範他們儉約,而不是示範以奢侈;贈送他們以訓誡,而不是贈送以財產。
童蒙無先入之雜,以正導之而無不順受棗故養正當於蒙。 明?王延相《雅述?上篇》 蒙:無知。
童蒙,指兒童無知的時期。 今教童子棗則宜誘之歌詩以發其意誌,導之習禮以肅其威儀,諷之讀書以開其知覺。
明?王守仁《訓蒙大意》諷:勸告。 今教童子,必使其趨向鼓舞,中心喜悅,則其進自不能已。
明?王守仁《訓蒙大意》不能已:不會停止。 教子工夫,第壹在齊家,第二在擇師。
明?陸世儀《思辨錄輯要》卷十齊:整治。 子弟童稚之年,父母師傅賢者,異日多賢;寬者,多至不肖。
清?張履祥《訓子語》童稚:年幼時期。異日:日後。
至樂無如讀書,至安無如教子。 《史曲?願體集》至:最。
愛之必以其道。 清?鄭燮《濰縣署中與舍弟墨第二書》愛惜子女必須講究方法。
內無賢父兄,外無嚴師友,而能有成者少矣。 宋?朱熹《宋名臣言行錄》成:成才。
要想成就功業,必須家裏有好的父兄,外有嚴格的師友。 教子須是以身率先。
明?陸世儀《思辨錄輯要》卷十教導兒子必須自己帶頭去做。 人各欲善其子,而不知自修,惑矣! 清?張履祥《願學記》人們都想教好子女,但不懂得從我做起,這真大惑不解了。
子弟教不率從,必是教之不盡其道,為父兄師長者,但當反求諸已,未可全責子弟也。 清?張履祥《備忘壹》率從:服從。
反求諸己:自己要反思。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