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子裏有沙子的詩
有壹個故事,壹個越野賽車手走過壹片沙灘,鞋子裏塞滿了沙子。他匆忙脫下鞋子,胡亂倒出沙子。但是他的鞋子裏有壹粒沙子,他沒有找到,所以他趕緊走了。可是沙子不停的磨掉他的腳,漸漸的嵌進他的腳底,讓他步步為營,痛苦不堪。終於,在離目的地不遠的地方,心中刺骨的疼痛迫使他停下來,放棄了比賽。法國著名思想家、文學家伏爾泰說過:讓人疲憊的不是遠山,而是鞋裏的壹粒沙子。的確,有時候阻礙壹個人達到目標的,並不是無盡的高山或者坎坷的道路,而只是藏在鞋子裏的壹粒沙子!這個故事讓我想到了作風建設,如何彌補幹部不良作風,不是在平時看似瑣碎的言行中形成的,壹舉壹動都像藏在我們鞋子裏的卑微的沙子。這種看起來像小沙子壹樣被我們忽視的小習慣,會累積成壹個人的性格,形成集體的風格,小到影響個人的前途命運,大到改寫壹個國家的榮辱興衰,壹個政權的成敗。中國歷史上的南唐皇後李煜,隨心所欲,終日歌舞升平,醉生夢死。最終,趙宋王朝的手,不費吹灰之力就打破了壹代帝王的美夢。他會想到,那個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利益,會給他留下“故國不堪回首”的千古遺憾。明朝末年,農民領袖李自成領導農民起義,百姓壹路迎擊叛軍。但他進京後,作為壹個團體的精神領袖,放松了控制,不思進取,迅速腐化墮落,貪圖享樂,導致了整個團隊的墮落。最後轟轟烈烈的大順政權只存在了42天,就煙消雲散了。以史為鑒,可以知興亡。歷史的慘痛教訓仍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正因為如此,中央把作風建設上升到了黨和國家生死存亡的高度。俗話說“千裏之堤,潰於蟻穴。”對於個人,對於壹個群體,危機往往在不經意間積累。形成壹個集體的先進性和戰鬥力需要長期的考驗和努力,每壹個細節都需要完美的付出,但卻很容易破壞壹個集體的形象和榮譽。只要忽略壹件小事,壹個細節,之前所有的努力都白費了,就徹底失敗了。但是,在我們的幹部隊伍中,還有許多看似不起眼的缺點:有的貪圖享受,排場大,鋪張浪費,信奉“今天喝酒,今天喝醉”和“紡壹千銀子,都回來!”;有的工作缺乏熱情,作風漂浮,規章制度掛在墻上,反腐倡廉理論只是嘴上說說,目標措施落實在文件上;有的無組織無紀律,我行我素,上班慢,工作懈怠;有的人學風淡薄,卻充滿樂趣。他們不分白天黑夜打牌賭博。他們白天打籠子裏的雞,晚上打東方紅。也許太多人認為這只是個人的小毛病,不屑壹顧。但大多數人的小毛病,匯成了集體和社會的不良風氣,影響了壹個團隊的整體形象。這些小缺陷就像隱藏在我們前進中的沙粒。如果不及時甩掉他們,我們的優良傳統就會消失,我們的群眾基礎就會慢慢動搖,我們黨和政府的健康皮膚就會受到嚴重損害,我們走向事業成功的進程就會受到阻礙。胡總書記高瞻遠矚。在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七次全體會議上,他提出,領導幹部要帶頭踐行八種良好風尚。目的是改進我們的工作作風,就是把鞋子裏的沙子倒掉!曾子說:我每天看望自己三次。黨員中的每壹個幹部,都經常反省自己,隨時隨地,看看我們身上是不是藏著這樣的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