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矢誌不渝是什麽意思(勇於擔當、矢誌不渝)

矢誌不渝是什麽意思(勇於擔當、矢誌不渝)

中國***產黨第壹次全國代表大會的舉行,宣告了中國***產黨的正式誕生。

中國***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了中國民主革命最高綱領和最低綱領,制定了中國***產黨歷史上第壹部《黨章》。

中國***產黨第四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了中國民主革命領導權思想,解決了中國***產黨自身組織框架問題。

處於中國***產黨初創時期的壹大、二大、四大,在黨的建設史上,不僅有著裏程碑意義,更具有奠基性功能。

上世紀二十年代,是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時代,是中國由舊民主主義革命向新民主主義革命轉折的時代。

在五四新文化運動推動和俄國十月革命影響下,蓬勃發展的中國***產主義運動將處於歷史與現實交匯處、得風氣之先的上海,推到了歷史的重要位置。1920年夏,中國***產黨第壹個早期組織——中國***產黨發起組在上海成立,隨後,中***壹大、二大、四大相繼在上海召開,承載著時代的召喚與使命,也飽含著中國人民的期盼。

這三次黨的全國代表大會均在上海召開,既凸顯了上海在中國革命史上的歷史地位,也反映了上海在中國紅色文化發展中的優勢所在。中國***產黨的精神風貌,包括三次黨的全國代表大會所體現的建黨精神,也潛移默化地滲透進了上海的城市精神品格,凝練成為壹座城市深厚的紅色基因和紅色根脈。

今年是中國***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產黨立誌於中華民族千秋偉業,百年恰是風華正茂。本報今起推出“奮鬥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系列報道文章。

中***壹大

“中國產生了***產黨,這是開天辟地的大事變。”上海為黨的誕生創造了較好的條件。作為中國***產黨誕生地、初心始發地,上海凝結著首創、奮鬥、奉獻的建黨精神。中國***產黨成立後,黨中央機關長期駐紮上海近12年,更是為上海留下了寶貴的紅色精神和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進壹步賦予這座英雄城市無上榮光。

上海巿委黨校常務副校長徐建剛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從中***壹大、二大到四大,是從明確目標,到如何實現目標,再到對黨的力量提出更高要求的過程。上海城市氣質和紅色基因也在這壹進程中互相交匯與滲透。

紅色基因賦予上海這座城市“為人民利益永遠奮鬥”的特質。

在上海,結合中國革命早期實踐,***產黨人對時代主題的把握、現實社會的認識逐步深化,決定了中國革命的策略和步驟。而上海城市中壹以貫之的求真務實、善於學習的特點,也在廣大***產黨人中迸發出必須從實際出發、從革命實踐出發的智慧,對黨的誕生、發展、壯大產生了影響。

旗幟樹起來,組織建起來,形態強起來

中***二大會址

中***壹大的召開,標誌著“中國***產黨的旗幟樹立起來了,黨的組織建立起來了,黨的基本形態體現出來了”。上海市中***黨史學會名譽會長、國防大學政治學院教授張雲這樣解讀:壹大通過了黨的綱領和第壹個決議,明確提出黨的基本任務是推翻資產階級國家政權,實行無產階級專政,以實現***產主義的最終目標;壹大規定了黨成立後實際工作任務是組織工人階級,領導工人運動;壹大還規定了黨的組織原則,成立了黨的領導機構中央局。

“壹大是近代中國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裏程碑,是近代中國革命的偉大轉折點。”張雲表示,這是歷史的訴求和時代的呼喚。

“如果說壹大提出了實現***產主義,二大就是深入了解中國的具體情況,探索如何實現***產主義的途徑。”二大的傑出貢獻體現在:制定了中國***產黨歷史上第壹部《黨章》,首次明確了黨的無產階級先鋒隊性質,完整地體現了馬克思列寧主義關於黨的民主集中制原則。

1922年在上海舉行的中國***產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正確分析了中國的社會性質,中國革命的性質、對象、動力和前途,指出中國革命要分兩步走,確立了黨的最高綱領是實現社會主義、***產主義。

中***二大在中國近代史上第壹次明確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綱領,為中國各族人民的革命鬥爭指明了方向。二大還提出為實現這個綱領所必須采取的策略,明確制定了建立“民主的聯合戰線”的政策和原則。張雲認為,這標誌著: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中國***產黨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歷程中取得了重大進展。

中***四大的舉行,在黨的歷史上首次正式提出無產階級領導權問題和工農聯盟思想,在中國革命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壹筆。

中***四大還強調必須解決黨自身的組織建設問題,以強有力的組織工作來保證領導權的取得與實現。四大通過的《對於組織問題之議決案》在黨的歷史上第壹次將支部規定為黨的基層組織,要求將原來章程上“有五人以上可組織壹小組”改為“有三人以上即可組織支部”,在黨的建設史上作出了特殊貢獻。這也為隨後1926年黨中央提出“壹切工作歸支部”,黨的五大第壹次在黨章中將支部單獨列為壹章,直至黨的七大提出黨支部的“戰鬥的堡壘”作用,奠定了基礎。

建黨精神深植厚土,滋養著壹代又壹代人

中***四大紀念館

先後在上海舉行的中***壹大、二大、四大,它們之間的***性不止於時空特征。

首先,它們高舉同壹面旗幟,即馬克思主義大旗。從中國***產黨發起組積極開展馬克思主義宣傳教育活動開始,從《新青年》到《勞動界》周刊與《***產黨》月刊,從《***產黨宣言》第壹個中文全譯本出版到《馬克思資本論入門》《階級鬥爭》《唯物史觀解說》《馬克思經濟學說》的問世,從中***發起組成立到壹大、二大、四大召開,馬克思主義始終是中國***產黨的行動指南和基本遵循。

再者,它們履行同壹種歷史使命,勇於擔當,矢誌不渝。壹大、二大、四大所要履行的基本任務是:領導中國的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團結起來,實行無產階級革命,實現***產主義遠大理想。中國***產黨人也在鬥爭實踐中深深懂得:要徹底改變貧窮、落後、黑暗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舊中國,唯有堅定信念,勇於拼搏;唯有敢於擔當、不斷探索;唯有嚴密紀律,忠誠為民;唯有團結奮鬥,鍥而不舍。

正是這樣壹種建黨精神,深深根植於上海這片厚土,深深滋養著壹代又壹代中國***產黨人,引領廣大人民群眾在不同歷史時期始終發揚艱苦奮鬥、敢為人先的精氣神,為革命爭光,為時代添彩。

張雲舉例說,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積貧積弱,而經過革命年代歷練的上海工人階級,發揚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精神,創造了壹個個產業發展的奇跡。直至後來,上海有了以寶鋼為代表的現代化鋼鐵企業,有鐵合金廠、鋁材廠、焦化廠等等,有色金屬冶煉企業壹應俱全。從輕工業來看,當年從毛巾被單、衣服到手表、自行車、收音機,最好的民族工業品牌大部分出自上海,“上海制造”幾乎代表著全國行業“頭牌”。

“這就是實幹精神,是鍥而不舍的責任擔當。”張雲說,黨的事業不是喊出來的,是幹出來的。這正是黨史、新中國史揭示的客觀真理。也唯有依靠實幹,中國***產黨人才能披荊斬棘,創造人類社會發展史上壹個又壹個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