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蘭又名白玉蘭、木蘭(紫玉蘭)、辛夷、木筆、玉堂春等,原產於我國中部地區,自古就深受人們喜愛。
唐代,人們把玉蘭、海棠、牡丹、桂花合稱為“玉堂富貴”,為象征吉祥、和諧的佳木,多植於皇家宮殿、皇家園林,以及王府大宅、寺廟等處。
我國種植玉蘭的歷史悠久,詩人屈原在《離騷》中有佳句:“朝搴_之木蘭兮,夕攬洲之宿莽”。詩句中的木蘭即玉蘭。可見在二千五百年前,我國就已廣植玉蘭。歷代文人墨客留有很多贊美玉蘭的詩句,如:“綽約新妝玉有輝,素蛾千隊雪成圍”;“霓裳片片晚新妝,束束婷婷玉堂春”;“韻友自知人意好,隔簾清看白霓裳”;“深谷名花何處移,森森王樹媚清漪”等。
我國很多地方都有幾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古玉蘭,其中最著名的要數甘肅省天水市甘泉鄉玉蘭村“雙玉蘭堂”的兩棵唐代紫玉蘭了,紫玉蘭又名“木蘭”。這兩棵紫玉蘭是名貴的“朱砂玉蘭”,已經有1300多年歷史。兩樹各高約25米,幹周長分別為6.8米和6米。
我國已故的著名國畫大師齊白石先生曾畫過這兩棵玉蘭樹的玉蘭花,並題寫“雙玉蘭堂”的匾,更為這兩棵珍貴的紫玉蘭增添了文化色彩。
除此之外,江蘇省連雲港市郊延福觀有三棵宋代白玉蘭,其中壹棵“玉蘭王”幹周長達3.5米;江蘇省太湖東洞庭山紫金庵的宋代白玉蘭、南嶽衡山藏經洞的明代白玉蘭、江西廬山牯嶺棲賢寺的幾棵明代白玉蘭等,都是我國玉蘭樹中的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