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觀滄海(曹操)的詩詞大意以及表達意境

觀滄海(曹操)的詩詞大意以及表達意境

原詩

觀滄海

——曹操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何淡淡,山島竦峙。

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作者簡介: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字孟德,小名阿瞞、吉利,中原許昌(今河南許昌)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漢族。政治軍事方面,曹操消滅了眾多割據勢力,統壹了中國北方大部分區域,並實行壹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文學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動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為代表的建安文學,史稱建安風骨,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壹筆。

魏朝建立後,曹操被尊為“武皇帝”,廟號“太祖”。

[編輯本段]註釋

臨:登上,有遊覽的意思。

jié

碣石:山名。碣石山,在現在河北省昌黎縣的碣石山。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烏桓時經過與此。

何:多麽

dàn

淡 淡:水波搖蕩的樣子。

sǒng zhì

竦 峙:高高聳挺立。竦通“聳”,高。峙:挺立。

蕭瑟:樹木被秋風吹動的聲音。

星漢:銀河。

幸:慶幸。

至:極。

幸甚至哉:慶幸得很,好極了。

詠誌:即表達心誌。

最後兩句與本詩正文沒有直接關系,是樂府詩結尾的壹種方式。

選自《樂府詩集》這是樂府詩《步出夏門行》中的第壹章。

[編輯本段]特色

《觀滄海》這首詩,從字面看,海水、山島、草木、秋風,乃至日月星漢,全是眼前景物,這樣純寫自然景物的詩歌,在我國文學史上,曹操以前似還不曾有過。它不但通篇寫景,而且獨具壹格,堪稱中國山水詩的最早佳作,特別受到文學史家的厚愛。這首詩寫秋天的大海,能夠壹洗悲秋的感傷情調,寫得沈雄健爽,氣象壯闊,這與曹操的氣度、品格乃至美學情趣都是緊密相關的。

在這首詩中,景和情是緊密結合著的。作者通過寫滄海,抒發了他統壹中國建功立業的抱負。但這種感情在詩中沒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蘊藏在對景物的描寫當中,寓情於景中,句句寫景,又是句句抒情。“水何”六句雖然是在描繪生氣勃勃的大海風光,實際上在歌頌祖國壯麗的山河,透露出作者熱愛祖國的感情。目睹祖國山河壯麗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詩人要統壹祖國的強烈願望。於是借助豐富的想象,來充分表達這種願望。作者以滄海自比,通過寫大海吞吐宇宙的氣勢,來表現詩人自己寬廣的胸懷和豪邁的氣魄,感情奔放,卻很含蓄。“日月”四句是寫景的高潮,也是作者感情發展的高潮。宋人敖陶孫說曹詩“如幽燕老將,氣韻沈雄”。《觀滄海》這首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這與壹個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軍事家的風度是壹致的,真是使人讀其詩如見其人。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領大軍征伐當時東北方的大患烏桓。這是曹操統壹北方大業中的壹次重要戰爭。遠征途中,他寫下了樂府歌辭《步出夏門行》(屬於《相和歌·瑟調曲》)。這壹組詩包括五個部分,開頭為“艷”辭,即序詩,以下各篇分別取詩句命名,依次為《觀滄海》、《冬十月》、《河朔寒》(亦作《土不同》)、《龜雖壽》。從音樂曲調上說,五個部分是壹個整體,從歌詞內容上看,四篇則可以獨立成篇。

《觀滄海》是這年九月曹操北征烏桓,消滅了袁紹殘留部隊勝利班師途中登臨碣石山時所作。這首四言詩借詩人登山望海所見到的自然景物,描繪了祖國河山的雄偉壯麗,既刻劃了高山大海的動人形象,更表達了詩人豪邁樂觀的進取精神,是建安時代描寫自然景物的名篇,也是我國古典寫景詩中出現較早的名作之壹。首二句“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寫詩人於揮師北伐之際來到碣石山下,登高觀海。碣石山原位於今河北省樂亭縣西南(壹說在今河北省昌黎縣西北),漢時還在陸上,面對著渤海,六朝時由於地質變動,沈於海中。詩人登上碣石山,俯視大海,只見的:“水何淡淡,山島竦峙”。淡淡,水波動蕩狀。竦峙,島嶼高聳的樣子。詩人登高遠眺,舉目所及只見壹望無垠的大海波搖浪湧,海中的島嶼高高矗立。這是多麽遼闊、多麽壯觀的景象!在歷史上,秦始皇、漢武帝都曾東巡至此,刻石觀海。如今詩人站在秦皇、漢武遊蹤所到之處,居高臨下,望著水天相連的蒼茫大海和海中高聳的島嶼,想到中原地區已經平定,北伐烏桓也已取得決定性勝利,北方統壹即將實現,心情該是何等激奮!這時,詩人的目光註視著海上的島嶼,眼前是壹派生機盎然的景象:“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湧起。”樹木百草,生長十分繁茂,壹陣蕭瑟的秋風吹過,海面上湧起滾滾的波濤。盡管蕭瑟的秋風給人以悲涼蕭殺之感,但是疾風勁草,方顯其英雄本色;洪波洶湧,愈見其生命不息!這是對自然環境的真實描繪,也是詩人主觀感受的具體寫照。曹操在取得壹連串的戰爭勝利之後,他覺得自己的雄圖偉業猶如這樹木百卉壹樣,生機勃發,也為這洪波湧起的大海,充滿生命的活力。以下,詩人又展開其豐富的想象,進壹步描繪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蘊星漢的宏偉氣魄和博大胸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日月的運行好像出沒於大海的懷抱之中,燦爛的銀河群星好像包孕於大海的母腹之內。請看,這就是大海的氣魄,大海的胸懷。真是太壯觀、太奇偉了。

《觀滄海》壹詩全篇寫景,其中並無直抒胸臆的感慨之詞,但是誦讀全詩,仍能令人感到它所深深寄托的詩人的情懷。通過詩人對波濤洶湧、吞吐日月的大海的生動描繪,使我們仿佛看到了曹操奮發進取,立誌統壹國家的偉大抱負和壯闊胸襟,觸摸到了作為壹個詩人、政治家、軍事家的曹操,在壹種典型環境中思想感情的流動。全詩語言質樸,想象豐富,氣勢磅礴,蒼涼悲壯,為歷代讀者所激賞。沈德潛在《古詩源》中評論此詩“有吞吐宇宙氣象”。這是很精當的。

漢代樂府詩壹般無標題,“觀滄海”這個題目是後人加的。樂府詩原來是可以歌唱的,詩的最後兩句“幸甚至哉,歌以詠誌”是和樂時加的,是詩的附文,跟詩的內容沒有聯系。

作者簡介

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三國時政治家、軍事家、詩人。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縣(今安徽亳(bo,二聲)州市)人。建安文學代表人物。

初舉孝廉,任洛陽北部尉,遷頓丘令。後在鎮壓黃巾起義和討伐董卓的戰爭中,逐步擴充軍事力量。初平三年(公元192年),為袞州牧,分化、誘降青州黃巾軍的壹部分,編為"青州兵"。建安元年(196年),迎獻帝都許(今河南許昌)。從此用其名義發號施令,先後削平呂布等割據勢力。官渡之戰大破河北割據勢力袁紹後,逐漸統壹了中國北部。建安十三年,進位為丞相,率軍南下,被孫權和劉備的聯軍擊敗於赤壁。封魏王。子曹丕稱帝,追尊為武帝。

他在北方屯田,興修水利,解決了軍糧缺乏的問題,對農業生產的恢復有壹定作用;用人唯才,羅致地主階級中下層人物,抑制豪強,加強集權。所統治的地區社會經濟得到恢復和發展。精兵法,著《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書。善詩歌,《蒿裏行》、《觀滄海》等篇,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著作有《魏武帝集》,已佚,有明人輯本。今有整理排印本《曹操集》。留下了20幾部作品。

[編輯本段]譯文

登上高高的碣石山,來眺望蒼茫的大海。(東臨碣石,以觀滄海。)

水波洶湧澎湃,山島高高的挺立在水中。(水何淡淡,山島竦峙。)

山島上有叢生的樹木,各種各樣的奇花異草生長的很茂盛。(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

水面上吹起蕭瑟的秋風,水中湧起了水花波浪。(秋風蕭瑟,洪波湧起。)

雄偉的太陽和皎潔的月亮,好像在大海裏升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燦爛的銀河,好像出自大海裏。( 星漢燦爛,若出其裏。) (這裏用了互文的手法)

我覺得十分慶幸,能用這首詩歌來抒發自己的感情。(幸甚至哉,歌以詠誌。)

[編輯本段]關於《觀滄海》壹詩

1.《觀滄海》寫作背景

《觀滄海》是曹操的名篇,是他征烏桓時所作。公元207年,曹操親率大軍北上,追殲袁紹殘部,五月誓師北伐,七月出盧龍寨,臨碣石山。他躍馬揚鞭,登山觀海,面對洪波湧起的大海,觸景生情,寫下了這首壯麗的詩篇。

(摘自董德松《詩中有畫畫中含情》,《初中語文課文分析集》第二冊)

《觀滄海》寄托了詩人很深的感慨,透過它我們可以看到詩人自己的胸懷。曹操這次登碣石山是在北征烏桓的途中。烏桓是當時東北方的大患,建安十壹年(公元206年),烏桓攻破幽州,俘虜了漢民十余萬戶。同年,袁紹的兒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結遼西烏桓首領蹋頓,屢次騷擾邊境,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毅然北上征伐烏桓。在這年八月的壹次大戰中,曹操終於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這次勝利鞏固了曹操的後方,所以第二年他才能揮戈南下,以期實現統壹中國的宏願。把前後的事件聯系起來,我們可以看出,北征烏桓對曹操來說是壹次多麽重要的戰爭了。而《觀滄海》正是北征烏桓途中經過碣石山時寫的。大戰之前,身為主帥的曹操,登上當年秦皇、漢武也曾登過的碣石,又當秋風蕭瑟之際,他的心情壹定會像滄海壹樣難以平靜。他將自己這種昂揚奮發的精神融會到詩裏,借著大海的形象表現出來,使這首詩具有壹種雄渾蒼勁的風格,成為壹篇優秀的作品。

(摘自袁行霈《曹操詩〈觀滄海〉》,同上)

2.關於“東臨碣石,以觀滄海”兩句(袁行霈)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開篇點題,交代了觀察的方位、地點以及觀察的對象。這兩句雖然沒有直接寫到人,但我們仿佛看到了曹操登山望海時的那種勃勃英姿。“碣石”,據《漢書·地理誌》載,在麗城(現在河北樂亭)西南,六朝時沈入海裏。“觀”字統領全篇,是詩的線索,以下由“觀”字展開,寫登山所見。

頭兩句起得很平穩,“東臨碣石,以觀滄海”,說明自己登上碣石山俯視大海。原來的碣石山在現在河北省樂亭縣的西南,面對著渤海。

(摘自袁行霈《曹操詩〈觀滄海〉》,同上)

3.關於“水何淡淡”六句

“水何淡淡,山島竦峙。”是寫從碣石山往下看滄海的情形。“淡淡”,是形容海水搖搖晃晃的樣子;“何”,這裏當“多麽”講。“水何淡淡”,形容大海波瀾壯闊,其中有驚訝,有贊美,正是剛剛登上山頂的第壹個印象。“竦峙”,是高聳屹立的樣子。這兩句詩的意思是說:茫茫的大海上碧波萬頃,壹望無垠,只有腳下的山島高高地聳立在海心。我們都知道,同樣是觀海,站在岸邊,坐在船頭,或者是登上山頂,我們的感受是很不相同的。曹操這時候站在山上,第壹眼看到的自然是大海的全景。所以他從大處落墨,著力渲染大海那種蒼茫渾然的氣勢,給人壹種堅定倔強的感覺。山島巍然,壹下子就奪去了詩人的註意,所以緊接著就寫島上的景色:“樹木叢生,百草豐茂。”充滿了壹片欣欣向榮的景象,仿佛其中有無限的生趣等待我們去發現。“秋風蕭瑟,洪波湧起。”隨著壹陣蕭瑟的風聲,突然湧起了滔天的波瀾,使人覺得驚嘆都有點來不及呢!可是等我們掉轉視線,去看那湧起的洪波的時候,詩人卻不再描寫下去了。

(摘自袁行霈《曹操詩〈觀滄海〉》,同上)

“水何”六句是正面鋪寫大海。其中真正寫大海的只有兩句。雖然字數不多,但作者著重抓住了海水的形態變化進行大筆勾畫,寫出了大海變化萬千的特點。“水何淡淡”是寫大海在無風情況下水波動蕩的樣子,而海水壹遇到大風,就會立即掀起軒然大波。“洪波湧起”僅四字就逼真地展現出了大海那種波瀾壯闊的氣勢。“湧”字用得尤其出色。從這句描寫中,我們不僅看到了大海波湧連天的形態,而且仿佛聽到了驚濤拍岸的聲音。作者雖寫觀海,但並不單純寫海。如果只寫茫茫無際、波濤洶湧的海水,即使寫得再好,也會給人以枯寂之感,所以作者在描寫大海時,又插以山島草木來點染,有了山島草木的點染烘托,就把大海寫得生機勃發,欣欣向榮,使人感覺到,大海不僅浩瀚壯闊,而且美麗多姿。我們試把這幾句聯起來吟誦壹下,就能體會到其中的韻味:茫茫蒼蒼的大海,波濤起伏,拍打著海岸,山島聳立,豐茂的草木在蕭瑟的秋風中搖曳弄姿,這是多麽壯麗的意境,多麽美好的圖畫啊!

(摘自董德松《詩中有畫畫中含情》,同上)

4.關於“日月之行”四句

面對這迷人的海上風光,作者展開了豐富奇特的想像。“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運行不息的太陽月亮,星光燦爛的銀河,竟都包蘊在這滄海之中,這是何等的氣魄啊!這四句是全詩的高潮,作者運用誇張的表現手法,創造了壹個極其開闊的意境,給詩歌增添了積極的浪漫主義的色彩。雖然是高度的誇張,但作者還是緊緊抓住了大海氣勢磅礴這個特征來寫,誇張是合情合理的。

(摘自董德松《詩中有畫畫中含情》,同上)

詩人豐富的想像,把我們帶進了壹個更加宏偉的境界:“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裏。”這寥寥十六個字,就寫出了滄海之大,寫出了壹幅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氣派。天連水,水連天,浩浩蕩蕩無邊無際,實在是壯觀極了。“星漢”就是天上的銀河。這四句詩的意思是:太陽和月亮每天從東方升起來,繞天壹周,又向西方落下去,好像從海裏升起又落到海裏去壹樣。星光燦爛的銀河,斜貫在天空,它那遠遠的壹端垂向大海,就好像發源於滄海壹樣。太陽、月亮和銀河可算是自然界最輝煌、最偉大的形象了,可是詩人覺得它們的運行仍然離不開大海的懷抱,大海就仿佛是日月星辰的母親壹樣。這種博大的境界在古人的詩裏是並不多見的。

(摘自袁行霈《曹操詩〈觀滄海〉》,同上)

5.《觀滄海》景情結合的特點

在這首詩中,景和情是緊密結合著的。前面已經表明,作者通過寫滄海,抒發了他統壹中國建功立業的抱負。這種感情在詩中沒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蘊藏在對景物的描寫當中。這種抒情方式與其他古代許多寫景詩的抒情方式有所不同。古代許多寫景抒情詩是情景分寫,或上文側重寫景,下文側重寫情。如荊軻《易水歌》上句“風蕭蕭兮易水寒”,側重寫風水;下句“壯士壹去兮不復還”,寫壯士決死的感情。又如杜甫的《登嶽陽樓》,上聯“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側重寫景,氣魄也很大;而下聯“親朋無壹字,老病有孤舟”則側重寫情。《觀滄海》完全是把情包含在景中的,寓情於景中。《觀滄海》的字裏行間都洋溢著飽滿的激情。“水何”六句雖然是在描繪生氣勃勃的大海風光,實際上在歌頌祖國壯麗的山河,透露出作者熱愛祖國的感情。目睹祖國山河壯麗的景色,更加激起了詩人要統壹祖國的強烈願望。於是借助豐富的想像,來充分表達這種願望。作者以滄海自比,通過寫大海吞吐宇宙的氣勢,來表現詩人自己寬廣的胸懷和豪邁的氣魄,感情奔放,卻很含蓄。“日月”四句是寫景的高潮,也是作者感情發展的高潮。宋人敖陶孫說曹詩“如幽燕老將,氣韻沈雄”。《觀滄海》這首詩意境開闊,氣勢雄渾,這與壹個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軍事家的風度是壹致的,真是使人讀其詩如見其人。

(摘自董德松《詩中有畫畫中含情》,同上)

曹操這首《觀滄海》準確生動地描繪出海洋的形象,單純而又飽滿,豐富而不瑣細,好像壹幅粗線條的炭筆畫壹樣。尤其可貴的是,這首詩不僅僅反映了海洋的形象,同時也賦予它以性格。句句寫景,又是句句抒情。既表現了大海,也表現了詩人自己。詩人不滿足於對海洋做形似的摹擬,而是通過形象,力求表現海洋那種孕大含深、動蕩不安的性格。海,本來是沒有生命的,然而在詩人筆下卻具有了性格。這樣才更真實、更深刻地反映了大海的面貌。

(摘自袁行霈《曹操詩〈觀滄海〉》,同上)

《觀滄海》是借景抒情,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壯誌很巧妙地融合在壹起。《觀滄海》的高潮放在詩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卻很含蓄。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結合。因為它含蓄,所以更有啟發性,更能激發我們的想像,更耐人尋味。過去人們稱贊曹操的詩深沈飽滿、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將,氣韻沈雄”,從這裏可以得到印證。

(出處同上)

作者介紹

陵墓: 高陵

政權: 曹魏

外貌:身長七尺余,約合現今1.68米,細眼長髯

曹操(155.2.24.-220.1.15),壹名吉利,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郡(今安徽省亳州市譙城)人。東漢末年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在政治方面,曹操消滅了北方的眾多割據勢力,恢復了中國北方的統壹,並實行壹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文化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動下形成了以曹氏父子(曹操、曹丕、曹植)為代表的建安文學,史稱建安風骨,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壹筆。

曹操出生於壹個顯赫的宦官家庭。曹操的祖父曹騰,是東漢末年宦官集團十常侍中的壹員,漢相國曹參的後人。父親曹嵩,是曹騰的養子。曹嵩的出身,當時就搞不清楚,所以陳壽稱他:“莫能審其生出本末”,但也有人認為他是夏侯氏之子。官至太尉。

文學成就

曹操不但是中國歷史上壹位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還是壹位傑出的文學家,著有《孫子略解》、《兵書接要》等軍事著作和《蒿裏行》、《觀滄海》、《薤露》、《短歌行》、《苦寒行》、《碣石篇》、《龜雖壽》等不朽詩篇。後人並且輯有《曹操集》。

寫作風格

曹操詩的內容大致有三種:反映漢末動亂的現實、統壹天下的理想和頑強的進取精神、以及抒發憂思難忘的消極情緒。

創作背景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領大軍征伐當時東北方的大患烏桓。這是曹操統壹北方大業中的壹次重要戰爭。遠征途中,他寫下了樂府歌辭《步出夏門行》(屬於《相和歌·瑟調曲》)。這壹組詩包括五個部分,開頭為“艷”辭,即序詩,以下各篇分別取詩句命名,依次為《觀滄海》、《冬十月》、《河朔寒》(亦作《土不同》)、《龜雖壽》。從音樂曲調上說,五個部分是壹個整體,從歌詞內容上看,四篇則可以獨立成篇。

重點詞句解釋

驥:良馬。櫪:馬槽。烈士:有遠大抱負的人。已:停止。竟:終結。永年:長壽。騰蛇:傳說中龍的壹種,能乘雲霧升天。意思是:伏在馬槽上的千裏馬雖然老了,仍抱著馳騁千裏的誌向。同樣,英雄雖已老去,他建工立業的壯誌卻永不停止。在這四句詩中,曹操以千裏馬自喻,表現了人老誌不衰的的精神,抒發了壹統天下的壯誌和豪情。

[編輯本段]作品註釋

註釋:

《步出夏門行》,又名《隴西行》,屬古樂府《相如歌·瑟調曲》。“ 夏門”

原是洛陽北面西頭的城門,漢代稱夏門,魏晉稱大夏門。古辭僅存“市朝人易,千

歲墓平”二句(見《文選》李善註)。《樂府詩集》另錄古辭“邪徑過空廬”壹篇,

寫升仙得道之事。曹操此篇,《宋書 · 樂誌》歸入《大曲》,題作《碣石步出夏門

行》。從詩的內容看,與題意了無關系,可見,只是借古題寫時事罷了。詩開頭有

“艷”辭(序曲),下分《觀滄海》、《冬十月》、《土不同》、 《龜雖壽》四解(章)。

當作於建安十二年(207)北征烏桓得勝回師途中。

東漢末年,正當軍閥逐鹿中原之時,居住在遼西壹帶的烏桓強盛起來,他們南

下攻城略地,成為河北壹帶的嚴重邊患。建安十年(205),曹操摧毀了袁紹在河北

的統治根基,袁紹嘔血而死,其子袁譚、袁尚逃到烏桓,勾結烏桓貴族多次入塞為

害。當時,曹操處於南北夾逼的不利境地:南有盤踞荊襄的劉表、劉備,北有袁氏兄

弟和烏桓。為了擺脫被動局面,曹操采用謀士郭嘉的意見,於建安十二年夏率師北

征,五月至無終,秋七月遇大水,傍海大道不通,後接受田疇建議,斷然改道,經

徐無山,出廬龍塞,直指柳城,壹戰告捷。九月,勝利回師,途經碣石等地,借樂

府《步出夏門行》舊題,寫了這壹有名的組詩。詩中描寫河朔壹帶的風土景物,抒

發個人的雄心壯誌,反映了詩人躊躇滿誌、叱咤風雲的英雄氣概。

關於曹操東臨碣石,過去多以為是北征烏桓去時的事,其實,這種看法與史實

不符,不可置信。我們用《三國誌》《武帝紀》和《田疇傳》的記載來核對,曹操

當時是在北征烏桓的歸途中登上碣石的,因為去時逢大水,傍海大道不通,他只好

改道走徐無山那條小路前往遼西。“九月,公引自柳城還,……十壹有至易水”,

他應在這年(207)九月或十月初“臨碣石”、“觀滄海”。至於碣石山位於現今何處,

目前學術界尚有爭議,或以為此山已沈入現今河北省樂亭縣境的大海中,或以為就

是現今河北省昌黎縣北的碣石山。不管怎樣,在曹操登臨時,它應是傍海壹帶較高

的石山。

《觀滄海》這首詩,從字面看,海水、山島、草木、秋風,乃至日月星漢,全

是眼前景物,這樣純寫自然景物的詩歌,在我國文學史上,曹操以前似還不曾有過。

它不但通篇寫景,而且獨具壹格,堪稱中國山水詩的最早佳作,特別受到文學史家

的厚愛。值得指出的是:客觀自然景物反映到詩人頭腦中,必然經過詩人主觀的過濾

--理解、融會、取舍、強調,然後形成藝術的產品。這種產品,既是客觀世界的

反映,也是詩人主觀精神的凝結。這首詩寫秋天的大海,能夠壹洗悲秋的感傷情調,

寫得沈雄健爽,氣象壯闊,這與曹操的氣度、品格乃至美學情趣都是緊密相關的,

因此,即使是純屬寫景之作。因作,即使是純屬寫景之作,也不可能是純客觀的照

相式制作。

另外,曹操現存二十余首詩,雖然用的都是樂府舊題,但內容卻是全新的。沈

德潛指出:“借古樂府寫時事,始於曹公。”(《古詩源》卷五)這在我國文學史

上,也是壹個大膽的突破。這種重視反映現實生活,不受舊曲古辭束縛的新作風,

大大推進了我國文學現實主義精神的發揚。曹操這個功績,也是值得肯定和贊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