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請分別寫壹句運用了比喻擬人誇張修辭手法的詩句並註明詩題

請分別寫壹句運用了比喻擬人誇張修辭手法的詩句並註明詩題

壹、比喻。

1、例句: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2、出處:賀知章的《詠柳》。

3、釋義:綠色的嫩葉是誰裁剪出來的,是那二月裏就像壹把靈巧的小剪刀的溫暖春風。

4、賞析

在賀知章之前,有誰想過春風像剪刀?把乍暖還寒的二月春風由無形化為有形,它顯示了春風的神奇靈巧,並使《詠柳》成為詠物詩的典範之作。

此詩借柳樹歌詠春風,把春風比作剪刀,說她是美的創造者,贊美她裁出了春天。詩中洋溢著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比擬和比喻新奇貼切是此詩的成功之處。

二、擬人。

1、例句: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2、出處: 杜甫的《春夜喜雨》。

3、釋義:好雨似乎會挑選時辰,降臨在萬物萌生之春。伴隨和風,悄悄進入夜幕。細細密密,滋潤大地萬物。

4、賞析

以極大的喜悅之情細致地描繪了春雨的特點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熱情地謳歌了來得及時、滋潤萬物的春雨。

詩人運用擬人手法,對春雨的描寫,體物精微,細膩生動,繪聲繪形。全詩意境淡雅,意蘊清幽,詩境與畫境渾然壹體,是壹首傳神入化、別具風韻的詠雨詩。

三、誇張

1、例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2、出處:楊萬裏的《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3、釋義:荷葉多得像與天相接,無邊無際,壹片碧綠;荷花在朝陽的映照下顯得格外紅艷。

4、賞析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這兩句具體地描繪了“畢竟”不同的風景圖畫:隨著湖面而伸展到盡頭的荷葉與藍天融合在壹起,造成了“無窮”的藝術空間,塗染出無邊無際的碧色;在這壹片碧色的背景上,又點染出陽光映照下的朵朵荷花,紅得那麽嬌艷、那麽明麗。

連天“無窮碧”的荷葉和映日“別樣紅”的荷花,不僅是春、秋、冬三季所見不到,就是夏季也只在六月中荷花最旺盛的時期才能看到。詩人抓住了這盛夏時特有的景物,適當運用誇張的修辭手法,概括而又貼切。

擴展資料

詩歌常用的修辭手法

1、比喻

比喻即通過兩類不同事物的相似點來描繪事物或說明道理。比喻能遊刃有余地將抽象的事物用形象的事物比喻出來,或者反之,將形象的事物用抽象的事物比喻出來,給人以多重感觀美的享受。像這樣的比喻在古詩詞曲中不勝枚舉。

2、擬人

擬人即通過想象把物人格化,賦予“物”以人的言行或情感。這種修辭可以使描繪生動形象,表意更加豐富;同時將人的情感轉移到事物身上,使外物與人同喜同悲。

3、誇張

誇張即故意誇大或縮小表達對象的某種特征或品格,以增強話語的表現力。誇張可以強烈地表現作者對所要表達的人或事物的感情態度,或褒或貶,或肯定或否定,從而激起讀者強烈的***鳴,也可以引發人們的聯想與想象,有利於揭示事物的本質。

如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用誇張的手法,表現了瀑布飛瀉而下的壯觀景象,飽含了詩人對大自然神奇偉力的贊頌。

4、對比

對比即把兩種對立的事物或者同壹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放在壹起,相互比較。運用對比,或使對立的事物的矛盾鮮明突出,揭示本質給人深刻啟示;或使事物對立的兩個方面互相映襯,相得益彰,給人深刻印象。

如高適的《燕歌行》:“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以戰士死在沙場與將帥縱情聲色進行對比,形象鮮明,揭露深刻。再如“四海無閑田,農夫猶餓死”(李紳《憫農》),“無閑田”與“猶餓死”形成驚人的對比,揭露出尖銳的階級矛盾。

5、設問

設問即故作無疑之問,然後自己回答,以引導讀者去思索體會。

如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壹江春水向東流。”《長亭送別》:“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百度百科-修辭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