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壹個美麗的九色鹿王(釋迦牟尼的前身),在河邊玩耍時救起了壹個溺水的人。被救的人想做鹿王的奴隸以示感激。鹿王拒絕了,但他告訴那人:“以後有人要抓我,不要說見過我。”不久,這個國家的女王夢見了鹿王,有九種顏色的毛和比犀牛角更好的角。
皇後醒來後,把夢告訴了國王,希望得到鹿皮做衣服,鹿角做耳環。盡管國王很仁慈,王後卻以死相威脅,所以她沒有辦法,只能懸賞捉鹿。被救的人,貪圖自己獲得的大量金銀和土地,向國王報告了鹿王的下落。
國王帶人去抓鹿王的時候,鹿王把救人溺水的過程告訴了國王。國王深受感動,放棄了抓鹿王的念頭,下令全國允許鹿王隨意走動。皇後聽說鹿王沒有被抓到,傷心而死。忘恩負義的溺水者也得到了他應得的:身上生瘡,嘴裏發出惡臭。
擴展數據:
創作於北魏的鹿王本生圖是莫高窟最完整的連環畫本生故事畫,也是敦煌最具代表性的壁畫之壹。莫高窟位於甘肅省敦煌市東南部鳴沙山和三維山之間的山坡上,是目前中國發現的最大和最豐富的洞穴群。莫高窟第257窟壁畫的主題是鹿王的生活。
佛經上說,釋迦牟尼是古代印度北部小國數獨王的兒子。看到生老病死的痛苦,為了解脫而出家修行,後來成了“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