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詩中帶有瀟,霞,丹,芳字詩句

詩中帶有瀟,霞,丹,芳字詩句

對瀟瀟暮雨灑江天,壹番洗清秋。柳永《八聲甘州》

但夢想,壹只瀟灑,黃昏斜照水。周邦彥《花犯》

風雨瀟瀟,雞鳴膠膠,既見君子,雲胡不寥。詩經《風雨》

難忘,文期酒會,幾孤風月,屢變星霜。海闊山遙,未知何處是瀟湘?柳永《玉蝴蝶》

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秦觀《踏莎行》

壹帶江山如畫,風物向秋瀟灑。水浸碧天何處斷?霽色冷光相射。《離亭燕》

瀟疏今若此,爭不盡余尊。《赤門堰白蓮花》

芙蓉旌旗煙霧落,影動倒景搖瀟湘。杜甫《寄韓諫議》

汀洲采白蘋,落日江南春。洞庭有歸客,瀟湘逢故人。《江南曲》

故國傷心,新亭淚眼,更灑瀟瀟雨。《念奴嬌》王瀾

寶篆煙銷龍鳳,畫屏雲鎖瀟湘。夜寒微透薄羅裳,無限思量。

解鞍旅舍天將暮,暗憶丁寧千萬句。壹寸柔腸情幾許?薄衾孤枕,夢回人靜,侵曉瀟瀟雨。《青玉案》

東風蕩飏輕雲縷,時送瀟瀟雨。水邊臺榭燕新歸,壹點香泥,濕帶落花飛。《虞美人》

載將離恨過瀟湘。請君看取東流水,方識人間別意長。《鷓鴣天》

把酒送春春不語,黃昏卻下瀟瀟雨。《蝶戀花》朱淑真

1;《楚辭·遠遊》:“餐六氣而飲沆瀣兮,潄正陽而含朝霞。”

2;蜀 毛熙震 《浣溪沙》詞:“綺霞低映晚晴天。”

3;《文選·左思〈蜀都賦〉》:“幹青霄而秀出,舒丹氣而為霞。”

4;晉 曹毗 《臨園賦》:“青霞曳於前阿,素籟流於森管。”

5;南朝 梁 江淹 《恨賦》:“郁青霞之奇意,入修夜之不旸。”

6;前蜀 牛嶠 《女冠子》詞:“ 錦江 煙水, 卓女 燒春濃美。小檀霞,繡帶芙

蓉帳,金釵芍藥花。”

7;宋 張耒 《上元都下》詩之壹:“淡薄晴雲放月華,晚粧新暈臉邊霞。”

8;宋 梅堯臣 《送張子野知虢州先歸湖州》詩:“清甘不楚齒,若酒傾殘霞。”

9;宋 梅堯臣 《次韻景彜三月十六日範景仁家同飲還省宿》:“種桃依竹似仙家,邀對春風***泛霞。”

10;《楚辭·遠遊》:“載營魄而登霞兮,掩浮雲而上征。”

11;唐 韓偓 《荔枝》詩之三:“巧裁霞片裹神漿,崖蜜天然有異香。”

12;唐 張籍 《學仙》詩:“高歌如芙蓉,霞月披衣裳。”

13; 唐 常建 《夢太白西峰》詩:“松風引天影,石瀨清霞文。”

14;明 陳子龍 《秋潭曲》:“摘取霞文裁鳳紙,春蠶小字投秋水。”

15;南朝 宋 鮑照 《登廬山望石門》詩:“瑤波逐穴開,霞石觸峯起。”

16;《文選·郭璞<江賦>》:“集若霞布,散如雲豁。”

17;唐 崔湜 《江樓夕望》詩:“ 楚 山霞外斷, 漢水 月中平。”

18;宋 楊萬裏 《雪巢賦》:“ 赤城 兮霞外, 天臺 兮雲表。”

19;唐 宋之問 《答田徵君》詩:“傳聞 潁陽 人,霞外漱靈液。”

20;唐 孟浩然 《舟中曉望》詩:“坐看霞色曉,疑是 赤城 標。”

21;唐 陳師穆 《立春日曉望三素雲》詩:“人歸懸想處,霞色自氛氳。”

22;唐太宗 《正日臨朝》詩:“組練輝霞色,霜戟照朝光。”

23;南朝 梁 沈約 《和劉中書仙詩》之二:“殊庭不可及,風熛多異色;霞衣不待縫,雲錦不須織。”

24; 南朝 梁 江淹 《惜晚春應劉秘書》詩:“霞衣已具帶,仙冠不持簪。”

25;唐 張籍 《送宮人入道》詩:“名初出宮籍,身未稱霞衣。”

26;明 屠隆 《彩毫記·祖餞都門》:“念卑人已服霞衣,我荊妻亦頂星冠。”

27;唐 李嶠 《舞》詩:“霞衣席上轉,花袖雪前明。”

28;宋 柳永 《荔枝香》詞:“金縷霞衣輕褪,似覺春遊倦。”

29;唐中宗 《石淙》詩:“霞衣霞錦千般狀,雲峯雲岫百重生。”

30; 唐 孟郊 《送諫議十六叔至孝義渡後奉寄》詩:“曉渡明鏡中,霞衣相飄飖。”

31; 前蜀 牛希濟 《臨江仙》詞之二:“石壁霞衣猶半掛,松風長似鳴琴。”

32;南唐 陳陶 《竹》詩之五:“迸玉閑抽上釣磯,翠苗番次脫霞衣。”

33;金 元好問 《梨花海棠》詩之二:“窈窕春風前,霞衣欲輕舉。”

34;晉 郭璞 《鹽池賦》:“爛然漢明,晃爾霞赤。”

35;唐 李蘭 《天晴景星見賦》:“南有光而霞赤,東有色而煙青。”

36;唐 溫庭筠 《自有扈至京師已後朱櫻之期》詩:“露圓霞赤數千枝,銀籠誰家寄所思。”

37;南朝 梁 沈約 《循役朱方道路》詩:“霞誌非易從,旌軀信難牧。”

38;唐 韓愈 《陸渾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韻》:“緹顏韎股豹兩鞬,霞車虹靷日轂轓。”

39;唐 柳宗元 《湘口館瀟湘二水所會》詩:“高館軒霞表,危樓臨山隈。”

40;元 陳樵 《八詠樓賦》:“瓊壁霜寒,丹雘霞披。”

41;唐 周繇 《看牡丹贈段成式》詩:“金蕊霞英疊彩香,初疑少女出蘭房。”

42;唐 孫棨 《北裏誌·王團兒》:“霞杯醉勸 劉郎 飲,雲髻慵邀阿母梳。”

43;宋 範仲淹 《和章岷推官同登承天寺竹閣》:“佳賓何以佇,雲瑟與霞杯。”

44;唐 上官昭容 《遊長寧公主流杯池》詩之十三:“策杖臨霞岫,危步下霜蹊。”

45;唐 劉禹錫 《和令狐相公送趙常盈煉師與中貴人同拜嶽及天臺投龍畢卻赴京師》:“銀珰謁者引霓旌,霞帔仙官到 赤城 。”

46;前蜀 韋莊 《信州西仙人城下月巖山》詩:“ 常娥 曳霞帔,引我同攀躋。”

47;清 趙翼 《虎秋千歌》:“得非此乃臙脂虎,黑章黃質文斒斕,欲學雲裾霞帔仙乎仙。”

48;唐 白居易 《霓裳羽衣歌》:“案前舞者顏如玉,不著人家俗衣服;虹裳霞帔步搖冠,鈿瓔纍纍佩珊珊。”

49;唐 元稹 《湘南登臨湘樓》詩:“霞剎分危牓,煙波透遠光。”

50;隋 薛道衡 《重酬楊仆射山亭》詩:“朝朝散霞彩,暮暮澄秋色。”

51;唐 張均 《嶽陽晚景》詩:“水光浮日出,霞彩映 江 飛。”

52;宋 王象祖 《壽臺樓賦》:“即長虹之霞采兮,罩蒼龍之雲煙。”

杜甫 武侯廟(廟在白帝西郊) 遺廟丹青落,空山草木長。猶聞辭後主,不復臥南陽。

趙鴻 泥功山 立石泥功狀,天然詭怪形。未嘗私禍福,終不費丹青。

陸龜蒙 風人詩四首 旦日思雙屨,明時願早諧。丹青傳四瀆,難寫是秋懷。

崔庸 題惠嚴寺 人莫嫌山小,僧還愛寺靈。殿高神氣力,龍活客丹青。

崔融 題惠聚寺 人莫嫌山小,僧還愛寺靈。殿高神氣力,龍活客丹青。

李白 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遊洞庭五首 帝子瀟湘去不還,空餘秋草洞庭間。淡掃明湖開玉鏡,丹青畫出是君山。

杜甫 夔州歌十絕句 赤甲白鹽俱刺天,閭閻繚繞接山巔。楓林橘樹丹青合,復道重樓錦繡懸。

杜甫 存歿口號二首 鄭公粉繪隨長夜,曹霸丹青已白頭。天下何曾有山水,人間不解重驊騮。

郎士元 題尹真人祠 窅窅雲旗去不還,陰陰祠宇閉空山。我來始悟丹青妙,稽首如逢冰雪顏。

白居易 畫木蓮花圖寄元郎中 花房膩似紅蓮朵,艷色鮮如紫牡丹。唯有詩人能解愛,丹青寫出與君看。

杜牧 屏風絕句 屏風周昉畫纖腰,歲久丹青色半銷。斜倚玉窗鸞發女,拂塵猶自妒嬌嬈。

高蟾 金陵晚望 曾伴浮雲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世間無限丹青手,壹片傷心畫不成。

吳融 即席 竹引絲隨裊翠樓,滿筵驚動玉關秋。何人借與丹青筆,畫取當時八字愁。

周曇 春秋戰國門·陳軫 丹青徒有逞喧嘩,有足由來不是蛇。殺將破軍為柱國,君今官極更何加。

周曇 前漢門·毛延壽 不拔金釵賂漢臣,徒嗟玉艷委胡塵。能知貨賄移妍醜,豈獨丹青畫美人。

和凝 宮詞百首 九重樓殿簇丹青,高柳含煙覆井亭。宮內不知今日幾,自來階下數堯蓂。

盧士衡 題牡丹 萬葉紅綃剪盡春,丹青任寫不如真。風光九十無多日,難惜尊前折贈人。

無名氏 題童氏畫 林下材華雖可尚,筆端人物更清妍。如何不出深閨裏,能以丹青寫外邊。

花蕊夫人 宮詞(梨園子弟以下四十壹首壹作王珪詩) 楊柳陰中引禦溝,碧梧桐樹擁朱樓。金陵城***滕王閣,畫向丹青也合羞。

太白山玄士 畫地吟 學得丹青數萬年,人間幾度變桑田。桑田雖變丹青在,誰向丹青合得仙。

卓英英 答玄士 數載幽欄種牡丹,裹香包艷待神仙。神仙既有丹青術,攜取何妨入洞天。

眉娘 附:太白山玄士畫地吟 學得丹青數萬年,人間幾度變桑田。桑田雖變丹青在,誰向丹青合得仙。

李嶠 武三思挽歌 玉匣金為縷,銀鉤石作銘。短歌傷薤曲,長暮泣松扃。事往昏朝霧,人亡折夜星。忠賢良可惜,圖畫入丹青。

李嶠 山 地鎮標神秀,峨峨上翠氛。泉飛壹道帶,峰出半天雲。古壁丹青色,新花綺繡紋。已開封禪所,希謁聖明君。

李朋 奉酬綿州中丞以江山小圖遠垂賜及兼寄詩 巴江與雪山,井邑***回環。圖寫丹青內,分明煙靄間。移君名郡興,助我小齋閑。日想登臨處,高蹤不可攀。

白居易 昭君怨 明妃風貌最娉婷,合在椒房應四星。只得當年備宮掖,何曾專夜奉幃屏。見疏從道迷圖畫,知屈那教配虜庭。自是君恩薄如紙,不須壹向恨丹青。

盧照鄰 文翁講堂 錦裏淹中館,岷山稷下亭。空梁無燕雀,古壁有丹青。槐落猶疑市,苔深不辨銘。良哉二千石,江漢表遺靈。

陳子昂 觀荊玉篇 鴟夷雙白玉,此玉有緇磷。懸之千金價,舉世莫知真。丹青非異色,輕重有殊倫。勿信玉工言,徒悲荊國人。

陳子昂 詠主人壁上畫鶴,寄喬主簿崔著作 古壁仙人畫,丹青尚有文。獨舞紛如雪,孤飛曖似雲。自矜彩色重,寧憶故池群。江海聯翩翼,長鳴誰復聞。

張說 藥園宴武輅沙將軍賦得洛字 東第乘餘興,南園宴清洛。文學引鄒枚,歌鐘陳衛霍。風高大夫樹,露下將軍藥。待聞出塞還,丹青上麟閣。

張說 右丞相蘇公挽歌二首 王宰丹青化,春卿禮樂才。緇衣傳舊職,華袞贈新哀。路泣群官送,山嘶駟馬回。佳辰無白日,賓閣有青苔。

薛稷 餞許州宋司馬赴任 令弟與名兄

蔔算子 詠梅

陸遊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壹任群芳妒。零落成泥輾作塵,只有香如故。

尋南溪常道士

劉長卿

壹路經行處,莓苔見履痕 白雲依靜渚,芳草閉閑門 過雨看松色,隨山到水源 溪花與禪意,相對亦忘言.

洞仙歌

李元膺

雪雲散盡,放曉晴池院。楊柳於人便青眼。更風流多處,壹點梅心、相映遠。約略嚬輕笑淺。 壹年春好處,不在濃芳,小艷疏香最嬌軟。到清明時候,百紫千紅花正亂。已失春風壹半。蚤占取韶光,***追遊,但莫管春寒,醉紅自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