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芾(1051—1107),字元章,號鹿門居士、襄陽漫士、海嶽外史,人稱米南宮。世居太原,遷襄陽,後定居潤州(今江蘇鎮江),以太常博士出知無為軍,召為書畫博士擢禮部員外郎,出知淮陽軍。精鑒別,善書畫,為宋代四大書法家之壹。有《寶晉英光集》等。
《吳江垂虹亭作》
斷雲壹片洞庭帆,玉破鱸魚金破柑。
好作新詩寄桑苧,垂虹秋色滿江南。
破鱸(lú)魚:如同說“鱸魚破玉”。鱸魚,壹種淡水魚,又名銀鱸、玉花鱸,主產於吳江壹帶,吳江有“鱸魚鄉”之稱。玉破鱸魚,形容切好的鱸魚肉瑩潔如玉。金破柑:形容剖開的柑橘燦若黃金。洞庭東西山盛產柑橘,品質較優。“金破柑”,《宋文鑒》作“霜破柑”。
《吳江垂虹亭作》是兩首山水詩。第壹首描寫了太湖邊的美好景色,是寫實;第二首則由水天壹色的湖光水色聯想起織女架起了織布機、嫦娥奔月等神話傳說,具有浪漫主義色彩。垂虹橋,素以“江南第壹長橋”而名聞遐邇,自宋始建之日起,即被譽為三吳絕景。改建為連拱石橋後,“環如半月,長若垂虹”,“三起三伏,蜿蜒似龍”,其壯麗秀美,更是獨步江南。歷史上有百余名名人為此吟詩作畫,贊嘆不絕。其中宋蘇舜欽“雲頭艷艷開金餅,水面沈沈臥彩虹”,宋楊傑“八十丈虹晴臥影,壹千傾玉碧無暇”,以及宋鄭懈“插天蟲帶蟲東玉腰闊,跨海鯨鯢金背高”,世稱吳江長橋三名聯。
斷雲壹片洞庭帆,玉破鱸魚霜破柑,
好作新詩寄桑苧,垂虹秋色滿東南。
這是北宋詩人米芾吟詠吳江垂虹橋的壹首詩。它以富有畫意的筆觸形象地描繪了這座水波連天、長虹飛渡的古代名橋的宏偉景象。
垂虹橋位於吳江松陵鎮東門外,橫臥於古吳淞江正源之上(古吳淞江又名淞江或吳江),原名“利往橋”,俗稱“吳江長橋”,因橋上建有垂虹亭,故又稱“垂虹橋”。
垂虹橋建於北宋年間,它的建造與古代吳江的地理形勢有著密切的關系。自古吳江就是壹個水鄉澤國,縣城松陵鎮位於古吳淞江之濱,鎮南即為煙波浩渺的太湖。吳淞江在松陵東南接納太湖水東流入海,正如舊誌所稱:“吳江以南,壹望無際,皆太湖之委,松江之始也。”唐宋以前,這裏江面寬闊,水深流急,風高浪大。古運河在此又借道吳淞江,如遇上天氣驟變,則常常翻船溺人,官府漕運屢遭損失,當地居民往來也極為不便。北宋慶歷二年(1042年),官府召集民眾在江湖之間修築了吳江長堤,堤東為江,堤西則湖,為了讓湖水東泄,就在縣城東南留有壹大缺口,運河以西、長堤以外仍然風大浪急,日夜無休。為了保證漕運的通暢以及居民往來方便,修建壹座長橋把縣城與吳江長堤連接起來已勢在必行。
北宋慶歷七年(1047年),當時吳江知縣李問和縣尉王庭堅募錢百萬興建長橋,次年6月橋成通行。當時橋長1300多尺,西北-東南走向,磚木混合結構,橋面鋪砌青磚,雙邊縈以修欄,用木萬計,橋中心比較寬闊,建亭名垂虹,橋下85孔互相聯綴。垂虹橋上臨波濤萬頃的太湖,遠遠望去,猶如中流砥柱,屹立於洪濤之中。波光橋影,遠山近蘆,蒼茫如畫,成為絕景。橋成以後,舟楫免於風波之險,徒行者晨往暮歸,皆為坦道,十分方便。宋元時期,太湖之水從橋下浩蕩東流,垂虹橋便成為吳淞江的咽喉,為數眾多的橋孔又在壹定程度上緩和了吳淞江浪濤之險,所以宋代曾有“松江未過不愁,過了垂虹百不憂”的詩句。
垂虹橋建成以後,便成了文人雅士們的遊覽勝地,歷代文人途經垂虹橋無不吟詩作賦。不少詩人登臨橋上,南望波濤洶湧、水天壹色的太湖,觸景生情,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垂虹橋也隨之名聞天下。北宋詩人張先曾為吳江縣令,有詩雲:“橋南水漲垂虹影,清夜澄光合太湖。”南宋著名文學家姜夔途經垂虹橋時,留下了“自作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蕭。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十四橋”的佳句。王安石、蘇軾、米芾、楊萬裏等宋代名家都以登臨垂虹橋,面對萬頃太湖,遠眺洞庭諸山,品嘗鱸膾為樂事。垂虹明月,松江鱸魚,釣雪晴沙,足使歷代文人墨客流連忘返。
由於木橋易腐,加之常遇兵燹,長橋屢遭毀壞,因此垂虹橋自建成後,幾乎每年都要維修,橋孔也時增時減,元朝大德八年(1304年)竟多達99孔。到了泰定二年(1325年),吳江州判官張顯祖以石易木,下開62孔,橋孔為弧形聯拱式結構,並在東西兩橋堍各立巨大石獅壹座。到了至正十二年(1352年),吳江監州那海又重修垂虹橋,並親書隸體“垂虹”兩大字懸匾於亭。此後世皆稱垂虹橋而不稱利往橋。明永樂二年(1404年),吳江知縣蔣奎又用石砌面,雙邊冀以雙層石欄,欄桿上雕刻有狻猊圖案,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清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邑人包鹹等人出資重修垂虹橋。由於城市閭井變遷,淤灘封占障塞,到了民國四年(1915年)夏,官民又積資重修此橋,但此時橋孔之數僅存四十又四了,不過它壹頭連接東門城墻,壹頭直通郊野,水波連天,仍然壯觀。解放後垂虹橋尚可見37孔。
垂虹橋在歷史上已顯示出它的作用。然而,由於河道淤塞,改道頻繁,特別是在明清之際,東太湖淤淺迅速,吳淞江正源北移,垂虹橋下已不是太湖東泄的主要通道,橋孔逐漸被泥沙所堙塞,流水不暢,長橋南北逐漸淤漲成田。明清兩代在疏浚吳淞江的同時,雖然對橋洞多次疏浚,但終不能恢復其舊觀。解放後,此橋曾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但未作認真保護。由於長年失修,1967年5月2日,垂虹橋先是倒塌壹孔,但無人敢問。在那動亂的年代,有誰還顧及這毫無“政治價值”的古橋呢?於是壹夜之間,基余橋孔都接連倒塌,古橋石塊則被附近居民和單位擅自挪用,如今只有東西頭尚殘留七八個橋孔。久負盛名的垂虹勝景現在幾乎蕩然無存,只有前人留傳下來的詩文還能使後人思想起當年的景況。正是:垂虹橋影雖無蹤,名十詩文照汗青。
垂虹橋歷經宋、元、明、清,至1967年塌廢,前後存在了920年。論其結構與今蘇州寶帶橋相似,然而橋身之長,孔數之多,修葺之頻繁,在中外建橋史上是極其罕見的。正如當代橋梁設計大師茅以升所言:“吳江垂虹橋與河北趙州橋、福建泉州洛陽橋,同為我國古代有名的橋梁。”
垂虹橋倒塌處現辟為垂虹遺址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