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波浩渺、碧波浩渺、河清海晏、風平浪靜、風微浪穩
壹、煙波浩渺
白話釋義:形容煙霧籠罩的江湖水面bai廣闊無邊。
朝代:唐
作者:崔致遠
出處:《將歸海東巉山春望》:“目極煙波浩渺間,曉烏飛處du認鄉關。
翻譯:眼睛看到的是煙霧籠罩的江湖水面廣闊無邊,只能靠烏鴉飛往的地方來認故鄉
二、碧波浩渺
白話釋義:大片水域壯觀景象,通常修飾相對平靜的江河湖泊。
朝代:近代
作者:不詳
出處:《搜狗百科》在碧zhi波浩渺的湖水中泛舟橫渡,飽覽湖光山色。dao
翻譯:在平靜的湖水中泛舟橫渡,飽覽湖光山色。
三、河清海晏
白話釋義:黃河的水澄清,大海風平浪靜。用以比喻天下太平
朝代:唐
作者:顧況
出處:《八月五日歌》:“率土普天無不樂,河清海晏窮寥廓。”
翻譯:全天下沒有不快樂的,黃河的水澄清,大海風平浪靜。
四、風平浪靜
白話釋義:沒有風浪,專水面很平靜,比喻平靜無事。
朝代:宋
作者:陸九淵
出處:《語錄》:“風平浪靜時;都不如此。”
翻譯:平靜無事,也不過如此
五、風微浪屬穩
白話釋義:指沒有風浪。比喻平靜無事。
朝代:宋
作者:胡仔
出處:《苕溪漁隱叢話後集·本朝雜記上》:“還過大江,風微浪穩,舟楫安然。”
翻譯:遊過了大江,沒有風浪,船只安然無恙
2.描寫洞庭湖的詩句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 波撼嶽陽城。
欲濟無舟楫, 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 徒有羨魚情。
這是壹首幹謁詩。唐玄宗開元二十壹年(733),孟浩然西遊長安,寫了這首詩贈當時在相位的張九齡,目的是想得到張的賞識和錄用,只是為了保持壹點身分,才寫得那樣委婉,極力泯滅那幹謁的痕跡。
秋水盛漲,八月的洞庭湖裝得滿滿的,和岸上幾乎平接。遠遠望去,水天壹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壹塊。開頭兩句,寫得洞庭湖極開朗也極涵渾,汪洋浩闊,與天相接,潤澤著千花萬樹,容納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望洞庭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裏壹青螺。
[今譯]
洞庭湖的水光與秋月交相融和,
水面波平浪靜就好像銅鏡未磨。
遠遠望去洞庭湖山水壹片翠綠,
恰似白銀盤子托著青青的田螺。
3.關於洞庭湖的詩句關於洞庭湖的詩句有:1、望洞庭湖贈張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欲濟無舟楫,端居恥聖明。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2、登嶽陽樓杜甫昔聞洞庭水,今上嶽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壹字,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3、望洞庭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裏壹青螺。4、《洞庭秋月行》 劉禹錫洞庭秋月生湖心,層波萬頃如熔金。
孤輪徐轉光不定,遊氣蒙蒙隔寒鏡。是時白露三秋中,湖平月上天地空。
嶽陽樓頭暮角絕,蕩漾已過君山東。山城蒼蒼夜寂寂,水月逶迤繞城白。
蕩槳巴童歌竹枝,連檣估客吹羌笛。勢高夜久陰力全,金氣肅肅開星躔。
浮雲野馬歸四裔,遙望星鬥當中天。天雞相呼曙霞出,斂影含光讓朝日。
日出喧喧人不閑,夜來清景非人間。5、《洞庭湖》 曹松東西南北各連空,波上唯留小朵峰。
長與嶽陽翻鼓角,不離雲夢轉魚龍。吸回日月過千頃,鋪盡星河剩壹重。
直到劫餘還作陸,是時應有羽人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