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先 朝代:北宋 體裁:詞
數聲鶗鴂,又報芳菲歇。惜春更選殘紅折。雨輕風色暴,梅子青時節。永豐柳,無人盡日花飛雪。
莫把幺弦撥,怨極弦能說。天不老,情難絕。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夜過也,東窗未白孤燈滅。
註釋
① 鶗鴂:(tíjué)即子規。《離騷》:“恐鶗鴂之未先鳴兮,使夫百草為之不勞。”
② 永豐柳:永豐:坊名,當在洛陽。白居易《楊柳詞》:“永豐東角荒園裏,盡日無人屬阿誰。”
③ 花飛雪:指柳絮。
④ 幺弦:發音細小的琴弦。
⑤ 孤燈滅:壹說“凝殘月” 。
譯文
幾聲鳥叫告知人們,春天的美景已經過去。我惋惜逝去的春光,在花叢中流連,選好的壹枝來折。壹片細雨,壹陣暴風,正是梅子剛熟的時候。如永豐坊中的那棵柳樹,盡管無人觀看,也終日飄飛著柳絮,就象下著壹場大雪。不要撥弦彈琴,那種幽怨的曲調更令人愁腸百結。天因無情天不老,人緣有情情難絕。我的心似雙絲結成的網,其中有無數的結,天色漸亮時才把那盞如豆的孤燈吹滅,又是壹個孤獨難熬的長夜。
賞析
這是壹首描繪傷春傷別和抒寫戀情相思的詞篇。它含蓄地表達了愛情遭受摧殘之後的惆悵和哀怨,反映了愛情的堅貞和生死不渝。
詞以鵜鵲的哀鳴開篇,烘托春意闌珊的悲涼景象,並借以傳達纏綿緋惻的相思之情。 “雨輕風色暴”是上片中的關鍵句,它表面上交待“芳菲歇”的原因,實際卻暗示愛情遭到風暴的摧殘。作者還進壹步指出,這可惜的“風暴”是在“梅子青時節” 肆虐猖獗的,它將斷送春天的花苞和愛情的果實。下片換頭與開篇兩句上下呼應。“鶗鴂”啼的是傷春,那麽幺弦彈的則是相思。“莫把”二字極富感情色彩,作者愈是害怕撥動那根傾訴哀怨的琴弦,就愈能說明這哀怨之情的深沈執著。這兩句在藝術上是很有彈性的。“天不老,情難絕”是對此所作的補充,又是全詩的主題句,其精神與漢樂府民歌中的《上邪》所表現出的那種海枯石爛、堅貞不二的愛情是壹脈相通的。詞中低沈哀怨的音調為之壹掃。“心似雙絲網,中有千千結”,設想奇特,比喻生新。作者用民歌中諧音隱語的藝術手法,巧妙地把“絲”與“思”聯系起來,使情感的表達顯得更為豐滿深摯,並使這首詞具有壹定的民歌風味。結尾,以鮮明的形象暗示,這強烈的相思之情,夜以繼日,永無絕滅之期。
本篇與作者以清麗的語言捕捉剎那間的藝術形象的詞(如“雲破月來花弄影”等)相比,在風格上有明顯的不同。這首詞以直抒胸臆為主,但又兼用比興,風景描寫在詞中的主要作用是氣氛的渲染和感情的烘托。作者還恰當地采用民歌中諧音隱語的表現手法,加上巧妙化用前人詩句,就更增添了這首詞的抒情氣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