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裏之行,始於足下”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六十四章。原意是:千裏之行,始於足下。用來說明“行萬裏路”的“第壹步”的重要性。
後來人們引用這個成語來強調,無論做什麽事情,都要有壹個好的開始。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三十三章。原意是:認識(理解)別人,叫做“智慧”;認識(了解)別人,叫“聰明”。
後來人們把“自知”演化為“自知”,自知指的是徹底了解自己(多為缺點)的能力(常與“是”、“否”連用)。
害怕得到恩惠或受到羞辱
“受辱而驚”出自老子《道德經》13章。原意是:受到寵愛和羞辱會使人情緒不正常。因為著名思想家荀子在《榮辱誌》中說:“先義後利者榮,先義後利者辱”。所以後世把“屈辱”演變成了“榮辱”,用“榮辱不驚”來比喻心胸開闊,不計得失。
知者不言,不知者不知。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五十六章。這裏所謂的“知識”,就是“智慧”;所謂“知者”,指的是“智者”。意思是:聰明的人話不多,好說話的人不聰明。
要抓住他,先給他點東西。
“欲取之,必先執之”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三十六章。
根據韓非、戰國策、魏策、史記,以及範應元的《老子道德經註》和彭貴的《道德道理註》,老子《道德經》中的所謂“取”就是在這裏作出的。流行的成語也叫“取”。老子對“取”與“和”關系的辯證思考,認為社會人員的發展有其變化的機會:已經發生的“給”是將要發生的“取”的先兆;即將到來的“取”雖然很隱蔽,但其實已經從已經發生的“給”中透露出了壹些信息。
後來,人們把這個成語演變成“欲取之,必先予之”,意思是要“得”,必先“予”。
制造壹艘大船需要數年時間——偉大的思想成熟得晚
“大器晚成”出自老子《道德經》41章。昂貴的儀器總是最後完成。
後來人們就用了這個成語,也引申為:才華橫溢的人往往後來成名。後來用來贊美後來成了才、出名的人。
驕傲模仿謙遜。
“拙則巧”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五章。意思是:真正有獨創性的人不炫耀自己,只是外表看起來笨拙。
看似遲鈍,實則聰明
“再聰明的人也是愚蠢的”這句話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四十五章“直截了當,就是笨拙。”後來“若直,若巧,若拙”引申為“大智如愚”或“大智如愚”比如蘇東坡的《致歐陽修的啟示》:“若勇,則智如愚。”
“大智若愚”指的是大智若愚的人不炫耀自己的聰明,但表面上看起來又笨又蠢。
了解和觀察壹切,但保持沈默
“知白守黑”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二十八章,即“知白守黑。”意思是:心雖明辨是非,心明行為白,卻似無知無聲。
知足者不受辱
“知足不辱”,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四十四章。所謂“知足”,就是“知其然而知足”;“恥”就是“屈辱”的意思。它的本意是:知滿足,不受辱。
作為壹個成語,引申出“知足不辱”的意思,就是知道自己得到滿足的人,欲望低,不貪婪,對自己所擁有的感到高興,所以不會受到侮辱。
擁有力量,但保持溫柔
“知男守女”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二十八章,即“知男守女為世流”。所謂“女”,就是“善良、善良、謙虛”。
後來人們把“知男守女”這句話簡化(演變)了,意思是雖然內心強大,但外表柔弱,不與人爭利。
赴湯蹈火
“舍生忘死”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五十章。原意是:人以生為始,以死為終。什麽都做錯了?解老說:“人始於生,終於死。始叫‘出’,卒叫‘進’。所以,‘生死攸關’。”也就是說,人的生命是壹個從出生、成長到死亡的過程。
“舍生忘死”作為壹個成語,用來形容隨時有犧牲生命的可能。
能幹但謙虛
“和光和塵”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五十六章:“和光和塵與之。”對此,王弼註意到:“和光不汙其身,同塵不改其貞。”意思是:收斂、放松自己的“榮耀”與“世俗”壹樣,但並不改變“真理”。
“和光和塵”作為成語,用來指不露鋒芒,不與世爭的態度。
壞中有好運氣,好中有壞運氣;黑暗中總有壹絲光明
“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伏”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五十八章。意思是:不幸與幸福的循環,相互依存相互存在,互因互長,沒有明顯的界限。也就是說,“禍”中有“福”,“禍”中潛伏著“福”。
根深蒂固
“根深蒂固”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五十九章。原文寫道:“壹國之母,可以長久。它是壹種根深蒂固且持久的方式。”對此,《韓非子?解老說:“固則長,深則見久。“意味著它是堅實可靠的,它將永遠存在。
成語“根深蒂固”(或“根深蒂固”或“根深蒂固”)就是由此演變而來的,常用來形容壹切事物都有堅實的、不可動搖的基礎。
以德報怨。
“以德報怨”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六十三章。意思是:對於“怨恨”,不要相應報復,而要以恩報怨。
雖然家境貧寒,但還是有的。
“北歸懷玉”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七十章。原文是:“知我者望,則吾貴也。故聖人為布朗懷玉。”意思是:知道我的人少,模仿我的人更珍貴。所以聖人就像穿著粗布衣服,懷裏卻抱著寶玉。
作為壹個成語,常用來形容出身貧寒,卻有真才實學的人。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出自老子《道德經》第七十三章。河上,公註:“天羅網大。雖是異化,但學人善惡,不算什麽。”天道的範圍(網)很廣。網格雖然很稀疏,但是包羅萬象,沒有漏。所有作惡的人最終都逃脫不了它的懲罰。
作為成語,“天網長,疏而不漏”(後來演變為“法網長,疏而不漏”),意思是法律就像天網,雖然疏,但不會漏,所以不會放過壹個壞人。
人們不會壹輩子都互相拜訪,盡管他們的雞鳴和狗吠彼此聽得見――住在壹起,但從不互相拜訪;彼此隔絕地生活
“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出自老子《道德經》第八十章。原文是:“鄰國相視,雞犬之聲相聞,民不往來,至死方休。”這是老子對“小國寡民”自給自足的理想社會的形象描述。意思是鄰國之間可以看得很清楚,甚至可以聽到雞犬的啼叫,但人與人之間壹輩子都不會“交流”。
“雞犬相聞,老死不相往來”被演變成成語後,常用來比喻雖然住得很近,但從不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