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知行”是什麽意思?

“知行”是什麽意思?

指人的思想追求與其生活方式,也指讀書與實踐。

知行關系,好像是中國哲學思想中的特殊問題。從先秦到當代,哲學家對於知與行之先後、輕重、難易,各有所辯難,知行必須合壹,卻不言自明。王陽明討論知行合壹,也只是認為兩者不分先後,知行並進。

中國哲學幾千年對此幾乎無所質疑。其中原因,是中國思想的泛道德主義。知行若可分離,想的壹套,做的另壹套,作為讀書人,“人格”已破產。

擴展資料

唐代,柳宗元對知行問題提出了有創新意義的見解。他認為,人的心理實質,來自天賦的只有兩方面,剛健之氣和純粹之氣,前者就是意誌,即行;後者就是認識,即知。

柳宗元認為人的高度發展的心理,主要是由知和行兩方面構成的。不足的是,他只指出了這樣的重要事實,而並沒有從發展的角度加以理解,尤其是沒有註意到它們的相互關系是怎樣的。

到宋代,對知行的問題有了較深入的理解。朱熹繼承了程頤的學說並有可貴的發展,這是壹個十分積極的觀點,不足之處是仍沒有克服知先於行且重於行的片面性,也沒有說清“常相須”在什麽地方。

百度百科--知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