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義] 假:假借;憑借。狐貍借著老虎的威風去嚇唬其他野獸。比喻憑借別人的威勢來欺壓人。
[近義] 仗勢欺人 狗仗人勢
[反義] 獨步天下 獨擅勝場
[例句]
①他哥哥當還鄉團團長;他~仗著他哥哥的勢力;橫行鄉裏;無惡不作。
②偽軍~;跟日本侵略者壹起對我冀中根據地進行“掃蕩"。
[成語故事]
“從前在某個山洞中有壹只老虎,因為肚子餓了,便跑到外面尋覓食物。當他走到壹片茂密的森林時,忽然看到前面有只狐貍正在散步。他覺得這正是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於是,便壹躍身撲過去,毫不費力的將他擒過來。
可是當它張開嘴巴,正準備把那只狐貍吃進肚子裏的時候,狡黠的狐貍突然說話了:‘哼!妳不要以為自己是百獸之王,便敢將我吞食掉;妳要知道,天地已經命令我為王中之王,無論誰吃了我,都將遭到天地極嚴厲的制裁與懲罰。’老虎聽了狐貍的話,半信半疑,可是,當它斜過頭去,看到狐貍那副傲慢鎮定的樣子,心裏不覺壹驚。原先那股囂張的氣焰和盛氣淩人的態勢,竟不知何時已經消失了大半。雖然如此,他心中仍然在想:我因為是百獸之王,所以天底下任何野獸見了我都會害怕。而他,竟然是奉天帝之命來統治我們的!
這時,狐貍見老虎遲疑著不敢吃它,知道他對自己的那壹番說詞已經有幾分相信了,於是便更加神氣十足的挺起胸膛,然後指著老虎的鼻子說:‘怎麽,難道妳不相信我說的話嗎?那麽妳現在就跟我來,走在我後面,看看所有野獸見了我,是不是都嚇的魂不附體,抱頭鼠竄。’老虎覺得這個主意不錯,便照著去做了。
於是,狐貍就大模大樣的在前面開路,而老虎則小心翼翼的在後面跟著。他們走沒多久,就隱約看見森林的深處,有許多小動物正在那兒爭相覓食,但是當它們發現走在狐貍後面的老虎時,不禁大驚失色,狂奔四散。
這時,狐貍很得意的掉過頭去看看老虎。老虎目睹這種情形,不禁也有壹些心驚膽戰,但他並不知到野獸怕的是自己,而以為他們真是怕狐貍呢!
狡狐之計是得逞了,可是他的威勢完全是因為假借老虎,才能平著壹時有利的形勢去威脅群獸而那可憐的老虎被人愚弄了,自己還不自知呢!
2. 九牛壹毛
[釋義] 九:表示多數。許多牛身上的壹根毛。比喻極大數量中微不足道的壹點。
[近義] 滄海壹粟 壹絲壹毫
[反義] 不計其數 舉不勝舉
[例句]
①要大老板拿出這點錢來加我們的工資;對他來說;不過是~。
②他謙虛地說:“和大家的成績比起來;我出的力僅僅是~;不值壹提。”
[成語故事]
漢武帝(劉徹)聽說李陵帶著部隊深入到匈奴的國境,士氣旺盛,心裏很高興。這時,許多大臣都湊趣地祝賀皇帝英明,善於用人。後來李陵戰敗投降,武帝非常生氣,原來祝賀的大臣也就反過來責罵李陵無用和不忠。這時司馬遷站在旁邊壹聲不響,武帝便問他對此事的意見,司馬遷爽直地說李陵只有五千步兵,卻被匈奴八萬騎兵圍住,但還是連打了十幾天仗,殺傷了壹萬多敵人,實算是壹位了不起的將軍了。最後因糧盡箭完,歸路又被截斷,才停止戰鬥,李陵不是真投降,而是在伺機報國。他的功勞還是可以補他的失敗之罪的。武帝聽他為李陵辯護,又諷刺皇上近親李廣利從正面進攻匈奴的庸儒無功,怒將司馬遷下在獄裏。次年,又誤傳李陵為匈奴練兵,武帝不把事情弄清楚,就把李陵的母親和妻子殺了。廷尉杜周為了迎合皇帝,誣陷司馬遷有誣陷皇帝之罪,竟把司馬遷施予最殘酷、最恥辱的「腐刑」。司馬遷受到了這種摧殘,痛苦之余,就想自殺;但轉念壹想,像他這樣地位低微的人死去,在許多大富大貴的人的眼中,不過像「九毛亡壹毛」,不但得不到同情,且更會惹人恥笑。於是決心忍受恥辱,用自己的生命和時間來艱苦地、頑強地完成偉大的「史記」的寫作。古人所謂有大勇的人才有大智,司馬遷便是這樣的人。他知道在他所處的年代裏,死壹個像他那樣沒地位、沒名望的人,比死條狗還不如,因此他勇敢地活下去,終於完成了那部空前偉大的歷史巨作「史記」。司馬遷把他這種思想轉變的情況告訴他的好友任少卿,後來的人便是根據他信中所說的「九牛亡壹毛」壹句話,引伸成「九牛壹毛」這句成語,用來譬喻某種東西或某種人材僅是極多數裏面的壹部份,好像九條牛身上的壹根毛壹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