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這成語的典故及釋義(具體用法)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這成語的典故及釋義(具體用法)

分類: 教育/學業/考試 >> 學習幫助

解析:

慶父不死,魯難未已

qìng fù bù sǐ,lǔ nàn wèi yǐ

註 釋:

不殺掉慶父,魯國的災難不會停止。比喻不清除制造內亂的罪魁禍首,就得不到安寧。

出 處:

《左傳·閔公元年》:“不去慶父,魯難未已。”

例 子:

~。戰犯不除,國無寧日。這個道理,難道現在還不明白麽?( *** 《南京 *** 向何處去?》)

魯莊公姬同有三個弟弟:慶父、叔牙、季友。慶父最為專橫,並拉攏叔牙為黨,壹直蓄謀爭奪君位,並與其嫂——魯莊公姬同的夫人哀姜私通。

魯莊公於其在位的第三十二年,生了病,因為夫人哀靖沒有生子,既無“嫡嗣”,便從“庶子”中議立。莊公與三弟叔牙商量,叔牙因受了其二歌的買囑,主張立慶父;與四弟季友商量,季友力主立魯莊公與其寵姬的生子公斑,並逼叔牙以死表明擁立斑。

當年八月,魯莊公病死,姬斑繼位。慶父甚不甘心,便與哀姜密謀,欲暗殺姬斑。恰好有個叫犖的養馬人,很有力氣,也很魯莽,因受過魯莊公的責罰懷恨在心,慶父就唆使犖乘喪期打死了姬斑,另由慶父立了哀姜妹妹叔姜的生子姬開,為魯閔公。慶父更加肆無忌憚,與哀姜打得更是火熱,並越來野心越大。魯閔公二年,壹對奸夫 *** 又指使壹個叫齮的人殺了閔公,欲立慶父。季友趁亂領著魯莊公的另壹個兒子姬申逃到邾國,發出文告聲討慶父,要求國人殺慶父,立姬申。國人響應,慶父畏懼,逃亡到莒國,哀姜逃到邾國。

姬申得立,季友買通莒國押回了慶父,並將其殺死;因為哀姜是齊公室之女,所以齊桓公很生氣,將哀姜召回,也殺了。

在魯莊公死後的幾年裏,由於慶父串通哀姜連殺了兩個國君,而且極度荒淫 *** ,作威作福,橫行無忌,不但造成了極大的混亂,也給國人帶來了極大的災難。故齊國的仲孫湫到魯國吊唁回去後,曾嘆息地說:“不去慶父,魯難末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