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與墨子相關的成語

與墨子相關的成語

墨子是中國歷史上唯壹壹個農民出身的哲學家,墨子創立了墨家學說,墨家在先秦時期影響很大。下面是小編為您收集整理的成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百舍重繭——形容走遠道的辛苦。

《戰國策·宋策》:“公輸盤為楚設機,將以攻宋。墨子聞之,百舍重繭,往見公輸盤。”

被發文身——被發:散發;文身:身上刺花紋。原指古代吳越壹代的風俗。後也用以泛指未開化地帶的風俗。 與墨子有關的成語

《禮記·王制》:“東方曰夷,被發文身。”

禹入裸國,~,墨子入楚,錦衣吹笙,非樂而為此也。★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

避毀就譽——回避詆毀而追求稱譽。

《墨子·耕柱》:“且翟(墨翟)聞之:‘為義非避毀就譽。’支之茍道,受枉何傷?”

不拔壹毛——比喻非常吝嗇。同“壹毛不拔”。

宋·秦觀《浩氣傳》:“為己者至於不拔壹毛,兼愛者至於摩頂放踵。”

墨子之學術貴儉,雖天下以我為~不恤也。★明·李贄《孔明為後主寫申韓管子六韜》

不可勝數——勝:盡。數也數不過來。形容數量極多。

《墨子·非攻中》:“百姓之道疾病而死者,不可勝數。”

不知甘苦——甘苦:甜和苦,多偏指苦。分不清是甜還是苦。形容做某事不容易或對前人的艱辛沒有體會。

《墨子·非攻上》:“少嘗苦曰苦,多嘗苦曰甘,則必以此人為不知甘苦之辨矣。”

蒼黃翻復——蒼:青色。比喻變化不定,反復無常。

《墨子·所染》:“見染絲者而嘆曰:‘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南朝·齊·孔稚珪《北山移文》:“豈期終始參差,蒼黃翻復。淚翟子之悲,慟朱公之哭。”

蒼黃翻覆——蒼:青色;蒼黃:青色和黃色;反覆:反復無常。比喻變化不定,反復無常。

春秋·魯·墨翟《墨子·所染》:“見染絲者而嘆曰:‘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

東西易面——指東西方向顛倒。後比喻是非顛倒,視聽淆亂。

漢·賈誼《新書·審微》:“事之適亂,如地形之惑人也,機漸而往,俄而東西易面,人不自知也。故墨子見衢路而哭之,悲壹跬而繆千裏也。”

發憲布令——猶發號施令。

《墨子·尚同下》:“試用家君發憲布令其家。”

放心解體——指人心離散、瓦解。

《墨子·尚賢下》:“是故以賞不當賢,罰不當暴,其所賞者已無故矣,其所罰者亦無罪,是以使百姓皆放心解體。”“放”,壹本作“攸”。

改梁換柱——比喻玩弄手法,暗中改變事物的內容或事情的性質。

郭沫若《文藝論集讀·梁任公〈墨子新社會之組織法〉》:“便是胡適和梁任也都很知道他這種宗教的循環論證不足以滿足我們近代人的要求,所以極力在用改梁換柱的方法,要把他的根本觀念改移到另壹個較為好看壹點的節目上去。”

高不可登——形容難以達到。也形容人高高在上,使人難接近。同“高不可攀”。

漢·陳淋《為曹洪與魏文帝書》:“且夫墨子之守,縈帶為垣,高不可登。”

高冠博帶——冠:帽子;博:大;帶:衣帶。戴著高大的帽子,系著寬闊的衣帶。形容儒生的裝束。也比喻穿著禮服。

《墨子·公孟》:“昔者齊桓公,高冠博帶,金劍木盾,以治其國。”

功成名就——功:功業。就:達到。功績取得了,名聲也有了。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譽不可虛假。”

功成名遂——遂:成就。功績建立了,名聲也有了。

《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譽不可虛假。”

攻城野戰——城:城池。攻打城池,野外作戰。

《墨子·節用上》:“攻城野地死者,不可勝數。”

何罪之有——即“有何罪”,有什麽罪呢?用反問的語氣表示清白無辜,沒有過錯。

《墨子·公輸》:“聞子為梯,將以攻宋,宋何罪之有?”

堅甲利兵——堅固的盔甲,鋒利的兵器。形容精銳的部隊。

《墨子·非攻下》:“於此為堅甲利兵,以往攻伐無無罪之國。”

兼而有之——指同時占有或具有幾種事物。

《墨子·法儀》:“奚以知天兼而愛之,兼而利之也?以其兼而有之,兼而食之也。”

絕長繼短——絕:截斷。截取長的,補充短的。比喻用長處補短處。與墨子有關的成語

《墨子·非命上》:“古者湯封於毫,絕長繼短。”

孔席墨突——原意是孔子、墨子四處周遊,每到壹處,坐席沒有坐暖,竈突沒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別處去了。形容忙於世事,各處奔走。

《淮南子·修務訓》:“孔子無黔突,墨子無暖席。”漢·班固《答賓戲》:“是以聖哲之治,棲棲遑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量體裁衣——按照身材裁剪衣服。比喻按照實際情況辦事。

《墨子·魯問》:“子觀越王之誌何若?意越王將聽吾言,用我道,則翟將往,量腹面食,度身而衣,自比於群臣,奚能以封為哉?”

戮力同心——戮力:並力;同心:齊心。齊心合力。

《墨子·尚賢》:“《湯誓》曰:‘聿求元聖,與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摩頂放踵——從頭頂到腳跟都擦傷了。形容不辭勞苦,不顧身體。

《孟子·盡心上》:“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

墨子泣絲——比喻人變好變壞,環境的影響關系很大。

《淮南子·說林訓》:“墨子見練絲而泣之,為其可以黃可以黑。”

難能可貴——難能:極難做到。指不容易做到的事居然能做到,非常可貴。

宋·蘇軾《荀卿論》:“子路之勇,子貢之辯,冉有之智,此三子者,皆天下之所謂難能而可貴者也。”

披發文身——古代吳越壹帶和某些南方民族的風俗。頭發披散,身刺花紋。

《禮記·王制》:“東方曰夷,被發文身,有不火食者矣。”

禹入裸國,~;墨子入楚,錦衣吹笙。★章炳麟《駁康有為論革命書》

齊心合力——形容認識壹致,***同努力。

《墨子·尚賢》:“《湯誓》曰:‘聿求元聖,與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齊心戮力——戮:合。指同心合力。

《墨子·尚賢》:“《湯誓》曰:‘聿求元聖,與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齊心協力——形容認識壹致,***同努力。

《墨子·尚賢》:“《湯誓》曰:‘聿求元聖,與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黔突暖席——原意是孔子、墨子四處周遊,每到壹處,坐席沒有坐暖,竈突沒有熏黑,又匆匆地到別處去了。形容忙於世事,各處奔走。

《淮南子·修務訓》:“孔子無黔突,墨子無暖席。”漢·班固《答賓戲》:“是以聖哲之治,棲棲遑遑,孔席不暖,墨突不黔。”

染蒼染黃——蒼:青色。比喻變化不定,反復無常。

《墨子·所染》:“見染絲者而嘆曰:‘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

染絲之變——比喻本來相同的人或事物因受環境影響而變得不同。

《墨子·所染》:“〔墨子〕見染絲者而嘆曰:‘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

手足重繭——手上腳上長滿了層層老繭。形容長期勞累。

《淮南子·修務訓》:“昔者楚欲攻宋,墨子聞而悼之,自魯趨而往,十日十夜,足重繭而不何處。”

雙足重繭——形容奔走勞苦。

《淮南子·修務訓》:“昔者楚欲攻宋。墨子聞而悼之,自魯趨而十日十夜,足重繭而不休息。”

駟之過隙——用以比喻光陰飛逝。

語出《墨子·兼愛下》:“人之生乎地上之無幾何也,譬之猶駟馳而過隙也。”

同心戮力——指齊心合力。與墨子有關的成語

《墨子·尚賢》:“《湯誓》曰:‘聿求元聖,與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席不暇暖——席:坐席;暇:空閑。連席子還沒有來得及坐熱就起來了。原指東奔西走,不得安居。後形容很忙,多坐壹會兒的時間都沒有。

《淮南子·修務訓》:“孔子無黔突,墨子無暖席。”唐·韓愈《爭臣論》:“孔席不暇暖,而墨突不得黔。”

以卵投石——拿蛋去碰石頭。比喻不估計自己的力量,自取滅亡。

《荀子·議兵》:“經桀作堯,譬之若以卵投石,以指繞沸。”《墨子·貴義》:“以其言非吾言者,是猶以卵投石也,盡天下之卵,其石猶是也,不可毀也。”

以人為鏡——把別人的成敗得失作為自己的借鑒。

《墨子·非攻中》:“君子不鏡於水而鏡於人。鏡於水,見面之容;鏡於人,則知吉與兇。”

有目***見——指人人都看見,極其明顯。

清·陳確《大學辨壹·翠薄山房帖》:“《大學》紛紛言先言後,有目***見。”

他的思想根據之薄弱是~的。★郭沫若《讀任公〈墨子新社會之組織法〉》

致遠任重——指擔負重任而行於遠方。常比喻人的才幹卓越,可任大事。亦作“任重致遠”。

《墨子·親士》:“良馬難乘,然可以任重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