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鬥之才這個成語的主人公既不是曹操也不是呂不韋,而是南宋時期著名的上水使人謝靈運。
三國時期的曹操,有四個兒子才能比較突出,各個都有壹招拿手好戲,而且聰明過人。長子曹丕:有壹手技藝高超的劍術。二子曹彰:力大無比。三子曹植:詩寫的極好,古今久負盛名小兒子曹沖:智商過人,借船稱象的故事,足以證明其聰明程度。
在曹操的四個兒子中,最有才華的就是曹植。漢朝500多年後的魏晉時期,著名的大才子謝靈運曾贊譽曹植“才高八鬥”。謝靈運出身名門,是東晉名臣謝玄的孫子。謝靈運是南朝時期著名的詩人,也是文學史上第壹個大量創作山水詩的詩人,被譽為山水田園詩鼻祖,非常有才華。
高傲冷蔑,壹般人是不屑壹顧的。謝靈運不僅是個詩人,還酷愛登山。他登山時常穿壹雙木制的釘鞋,上山時取掉前掌的釘齒,下山就取掉後掌的釘齒。這樣上下山就格外的省力,而且走的穩當,這就是著名的“謝公屐”。喜愛遊山玩水的謝靈運,每到壹個地方遊覽過後。
喜歡用筆記錄下奇觀異景,用精致工整的語言刻畫山水的秀美。慢慢地,描寫山水就成為了壹種獨立的詩歌題材。據說詩仙李白就曾非常羨慕謝靈運的生活,他的遊歷生活,多多少少也受了謝靈運的影響。
謝靈運曾經這樣說:天下的文學之才總***有壹石,其中曹子建(曹植)獨占了八鬥,我的才學占壹鬥,天下其他人***分壹鬥。這就是人們常說的才高八鬥的由來,可見曹植的才華與名氣。從此以後,謝靈運的這句“才高八鬥”就成了才學出眾的代名詞了。
擴展資料:
謝靈運得罪權貴的故事:
謝靈運自恃門第高貴,又才華橫溢,恃才傲物,自以為在政壇上應受到格外的器重,殊不料反遭朝廷排擠,被調離京城建康(今南京)所以在郡心情煩悶,不理政務,壹味縱情山水。平日寫寫詩文,以宣泄胸中塊壘。壹年後,稱疾辭官。
宋文帝元嘉三年(426年),文帝為鞏固其統治,對世家大族采取籠絡政策,由於謝靈運名氣大,被征召為秘書監,還被指定撰修晉史。但時隔不久,謝靈運就看出皇帝對他表面上尊重,實際上“惟以文義接見”,只是要他充當壹名文學侍從罷了,並無政治上加以任用的意思。
不久,謝靈運再辭官歸始寧,與朋友往來吟詠,或率領數百隨從出入於深山幽谷,探奇覓勝。
謝靈運視死如歸的故事:
元嘉八年(43年),文帝以之為臨川內史,賜秩中二千石。在郡遊放,與任永嘉太守時同樣不理政務,為有司所糾。司徒遣使隨州從事鄭望生拘捕之,謝反而將鄭扣押,並興兵叛逸,並賦詩壹首:“韓亡子房奮,秦帝魯連恥。本自江海人,忠義感君子。”
以張良、魯仲連自比,暗示要像他們那樣為被滅亡的故國復仇雪恥。文帝愛其才,欲免官而已;彭城王謂不宜恕,但宜宥及後嗣,可降死壹等,徙付廣州。其後,有人犯趙欽,招供有人欲於三江口將謝劫走,有司又奏依法收治,太祖詔於廣州行棄市刑。
臨死作詩曰:“龔勝無余生,李業有終盡。嵇公理既迫,霍生命亦殞。淒淒淩霜葉,網網沖風菌。邂逅竟幾何,修短非所湣。送心自覺前,斯痛久已忍。恨我君子誌,不獲?上泯。”詩所稱龔勝、李業,猶前詩子房、魯連之意也。時元嘉十年,年四十九。
百度百科-謝靈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