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二:成語故事有幾個。 (壹)鐵杵磨針
典故
唐朝著名大詩人李白小時候不喜歡念書,常常逃學,到街上去閑逛。
壹天,李白又沒有去上學,在街上東溜溜、西看看,不知不覺到了城外。暖和的陽光、歡快的小鳥、隨風搖擺的花草使李白感嘆不已,“這麽好的天氣,如果整天在屋裏讀書多沒意思?”
走著走著,在壹個破茅屋門口,坐著壹個滿頭白發的老婆婆,正在磨壹根棍子般粗的鐵杵。李白走過去,“老婆婆,您在做什麽?”
“我要把這根鐵杵磨成壹個繡花針。 ”老婆婆擡起頭,對李白笑了笑,接著又低下頭繼續磨著。
“繡花針?”李白又問:“是縫衣服用的繡花針嗎?”
“當然!”
“可是,鐵杵這麽粗,什麽時候能磨成細細的繡花針呢?”
老婆婆反問李白:“滴水可以穿石,愚公可以移山,鐵杵為什麽不能磨成繡花針呢?”
“可是,您的年紀這麽大了?”
“只要我下的功夫比別人深,沒有做不到的事情。”
老婆婆的壹番話,令李白很慚愧,於是回去之後,再沒有逃過學。每天的學習也特別用功,終於成了名垂千古的詩仙。
釋讀
無論做什麽事情,只要有恒心,壹定會成功的,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的孩子們,如果在學業上能認真、努力、有恒心,成績好壹定是沒有問題的。
(二)聞雞起舞
典故
晉代的祖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的淘氣孩子。進入青年時代,他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深感不讀書無以報效國家,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於是就發奮讀起書來。他廣泛閱讀書籍,認真學習歷史,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幾次進出京都洛陽,接觸過他的人都說,祖逖是個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祖逖24歲的時候,曾有人推薦他去做官司,他沒有答應,仍然不懈地努力讀書。
後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壹誌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臥,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壹次,半夜裏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壹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幹脆以後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於是他們每天雞叫後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於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壹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願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並、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釋讀
故事出自《晉書?祖逖傳》。成語“聞雞起舞”,形容發奮有為,也比喻有誌之士,及時振作。
(三)亡羊補牢
典故
這故事出自“戰國策”。戰國時代,楚國有壹個大臣,名叫莊辛,有壹天對楚襄王說: “妳在宮裏面的時候,左邊是州侯,右邊是夏侯;出去的時候,鄢陵君和壽跟君又總是隨看妳。妳和這四個人專門講究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北)壹定要危險啦!”
襄王聽了,很不高興,生氣罵道:“妳老糊塗了嗎?故意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
莊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壹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麽不幸。
如果妳壹直寵信這個人,楚國壹定要滅亡的。妳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躲壹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 莊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陽城(今河南息縣西 北)。這才覺得莊辛的話不錯,趕緊派人把莊辛找回來,問他有什麽辦法;莊辛很誠懇地說:“我聽說過,看見兔子牙想起獵犬,這還不晚;羊跑掉了......>>
問題三:成語故事都是有哪些 守株待兔
shǒu zhū dài tù
[釋義] 比喻死守狹隘經驗;不知變通;或抱著僥幸心理妄想不勞而獲。
[語出] 漢?王充《論衡》:“猶守株待兔之蹊;藏身破置之路也。”
[正音] 待;不能讀作“dǎi”。
[辨形] 待;不能寫作“侍”。
[近義] 刻舟求劍 墨守成規
[反義] 通權達變
[用法] 用作貶義。壹般作賓語、定語。
[結構] 連動式。
問題四:世界上最短的成語故事要有意思有感悟 不自量力
春秋時,弱小的息國與較大的鄭國相鄰。壹次兩國發生爭執,息國國君不僅不承認自己的錯誤,反而出兵侵略鄭國,被鄭國軍隊打得大敗。當時有見識的人就認為息國”不自量“,而且還“不量力”,是走在死亡的道路上。果然,沒有多久,息國就被楚國滅亡了。
不自量力:指不能正確估計自己的力量。
啟示:“不自量力”便是從“不量力”和“不自量”兩種說法演化而來的,同時又都可單獨使用,又作“自不量力”,意思都是自己不估量壹下自己的力量,人們多用來諷刺那種自高自大,不量力行事的人。
問題五:最短的成語故事 剛好手邊有壹本成語臺歷,希望能幫得上妳的忙。
1、沆瀣壹氣(這個比較短,但是我沒聽過,嘿嘿)
唐僖宗時,有個叫崔沆的主考官,錄取了壹個叫崔瀣的考生。由於兩人都姓崔,而他們的單名“沆”和“瀣”連在壹起,又恰恰是表示夜間水氣的“沆瀣”兩字,於是有人就開玩笑說他們是“沆瀣壹氣”。
沆瀣壹氣:比喻彼此氣味相投。
2、不自量力
春秋時,弱小的息國與較大的鄭國相鄰。壹次兩國發生爭執,息國國君不僅不承認自己的錯誤,反而出兵侵略鄭國,被鄭國軍隊打得大敗。當時有見識的人就認為息國不僅無理,而且還“不量力”,是走在死亡的道路上。果然,沒有多久,息國就被楚國滅亡了。
不自量力:指不能正確估計自己的力量。
3、樂不思蜀
三國時,蜀主劉備死後,由昏庸無能的兒子劉禪繼位。後來蜀國滅亡,劉禪投降司馬昭後被帶到洛陽,壹次,司馬昭請劉禪飲酒,席間讓人表演了壹些蜀國的娛樂節目。當時跟隨劉禪投降的蜀國人看後都產生了亡國的傷感,唯獨劉禪嬉笑自如。後來司馬昭問他是否懷念故國劉禪卻回答說:“此間樂,不思蜀”。
樂不思蜀:比喻樂而忘本或樂而忘返。
4、從善如流
春秋時,楚國攻打鄭國,晉軍元帥欒書率軍前去救援。楚軍壹見晉軍,就撤回去了。欒書於是轉而攻打依附楚國的蔡國。楚國急忙派出兩個縣的兵力,前來援救。這時,晉軍上下鬥誌高昂,準備迎戰楚軍。只有知莊子、範文子、韓獻子三人勸欒書退兵,避開楚軍的鋒芒。欒書采納了他們的意見。後來晉軍趁楚軍回國之際,出兵攻克了蔡國。
從善如流:比喻樂於接受別人的正確意見。
5、多難興邦
春秋時,楚靈王為了稱霸,想與諸侯會盟,派椒舉前去邀請晉平公參加。晉平公想拒絕,司馬侯勸他去。晉平公說:“晉國地勢險要,戰馬多,而楚國又多災多難。我們完全用不著怕它。”他勸晉平公把眼光放遠點,同意楚靈王的邀請。“多難以固其國”後多作“多難興邦”。邦:國家。
多難興邦:指多經困難,反而可以促使上下團結奮鬥,使國家強盛起來。
就這些吧,太多了,打得手累,呵呵。
問題六:小學語文三年級成語故事有哪些 三年級語文成語故事有以下幾個:三年級上冊成語故事1: 倒行逆施
春秋末期,楚國伍子胥的父親和哥哥都被楚平王無辜殺害。伍子胥歷盡艱險,才逃到吳國,幫助闔閭刺殺了吳王僚,奪取了王位。接著,他又幫助吳王整軍經武,使吳國的國勢日益強盛。在此基礎上,他協助吳王征伐楚國,不久攻下楚都,楚昭王逃往隨國(今湖南隨縣南)。
伍子胥幫助吳王攻楚的目的,是為了替自己的父兄報仇。現在楚國郢都已被攻下,可以付諸行動了。他首先向吳王建議,拆毀楚國的宗廟。大將孫武反對這樣做,但吳王貪圖楚國的地盤,壹心想把楚國滅了,因此接受了伍子胥的建議。
接著,伍子胥請求吳王讓他去挖楚平王的墳,以解他心頭之恨,吳王說:“妳幫了我不少的忙,這種小事妳就自己瞧著辦吧。”
但是,伍子胥並沒能立刻找到楚平王的陵墓。後來在壹個石工的指引下才獲悉了陵墓的確切位置。可是挖開墓、打開棺材壹看,裏面只有楚平王的衣冠。伍子胥大失所望。那石工又指點說,這上面的是假的,下面的才是真的。伍子胥命人繼續往下挖,果然有楚平王的屍體。伍子胥壹見楚平王的屍體,就滿腔怒火,抄起鞭子,壹氣打了三百下,最後把頭顱砍下來,才解了心頭之恨。
伍子胥的好友申包肯知道這件事後,派人送了壹封信給伍子胥,指責他這樣做太殘忍了,伍子胥叫來人回話給申包肯說:“忠和孝不能兩全,我好比壹個走遠路的人,天快黑了,可是路途還很遙遠,我已弄得沒有辦法了,所以才故意幹出這種倒行逆施的舉動。”
這個“倒行逆施”的伍子胥,最後的命運也很悲慘。他因反對吳王夫差寬容越王勾踐,並且要求夫差停止攻伐齊國,遭到吳王夫差冷遇,漸漸被疏遠,最後被逼自殺。
三年級上冊成語故事2: 前程萬裏
唐朝時期,有壹個叫崔鉉的人,是大臣崔元略的兒子。
崔鉉六歲那年,他跟隨父親去拜訪當時的宰相韓輟:甓源揞綹缸永捶梅淺8噝耍熱情接待。韓曇崔鉉聰明伶俐的樣子,十分喜歡。他們圍坐再壹起,談古論今,講經道文,趣味甚濃。在談論中,崔元略說:“這個孩子近來作詩的能力有很大進步。”韓混壹聽,想試試崔鉉的詩才,就隨手指著架上的壹只鷹,讓崔鉉即興賦壹首詩。崔鉉欣然從命,接過紙筆,稍作思索。提起筆來,壹揮而就。詩曰:
天邊心膽架頭身,欲擬飛騰未有因;
萬裏碧宵終壹去,不知誰是解絳人。
韓昕詞後,不禁贊嘆地說:“好詩!好詩!這孩子將來前程萬裏,不可 *** 啊!”
崔鉉長大後果然很有作為。唐宣宗大歷三年(公元768年),他在科舉考試中被錄取,隨後開始仕途生涯。唐宣宗很欣賞他的才能與品德,說他是“真貴人”。他先後擔任過中書侍郎、河東節度使、禦史大夫、淮南節度使等要職。
三年級上冊成語故事3: 繞梁三日
戰國時期,韓國有壹個叫韓娥的女子來到齊國,因為壹路饑餓,斷糧已好幾日了,於是在齊國臨淄城西南門賣唱求食。她美妙而婉轉的歌聲深深地打動了聽眾的心弦,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天以後,人們還聽到她的歌聲的余音在房梁間繚繞,人們都說韓娥之歌“余音繞梁,三日不絕”。
韓娥投宿壹家旅店,因為貧困,旅店的老板對韓娥很不禮貌,還辱罵她,韓娥遭到了旅店主人的侮辱,傷心透了,“曼聲哀哭”而去。聲音是那麽悲涼,凡是聽到她歌聲的人都覺得好像沈浸在哀怨裏。壹時間,“老幼悲愁,垂淚相對,三日不食”,旅店主人只好又把她請回來唱壹首歡樂愉快的歌曲。韓娥“復為曼聲長歌”,眾人聞之“喜躍拚舞,弗能自禁”,氣氛頓時歡悅起來......>>
問題七:關於成語的故事都有哪些? 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
歷史故事如草船借箭
神話故事如精衛填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