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什麽叫太多還不夠?

什麽叫太多還不夠?

太多是不夠的:做事情太多是不合適的,就像做得不夠壹樣。

成語起源

子貢問:“老師和商人誰更好?”子曰:“師已過,事不如人。”說:“但是然後老師就恢復了?”子曰:“過猶不及。”(高級論語)

成語故事

曾子是孔子的學生。他壹生謹小慎微,恭敬有加,有孝子之譽。

有壹次,曾子和他的父親在田裏除草,不小心割到了莊稼。父親非常生氣,在他舉起農具時打了他的背。曾子被擊倒在地,有壹陣子不省人事,過了很久才醒過來。

他沒有生氣,而是高興地站起來,對父親說:“我剛才得罪了妳老人家。妳嚴厲地教訓我是對的。請不要生我的氣。”然後他回到自己的房間,彈著鋼琴,唱著歌,想讓父親知道他很健康。

孔子聽說後,認為曾子太過分了,就對學生們說:“如果曾子來了,就不要讓他進來。”

曾子認為沒有錯,於是派人向孔子解釋。子曰:“舜的故事,豈不知也?舜對他的父親非常殷勤。他父親讓順做點事,他很快就會來找他父親。”但是如果他父親想找機會殺他,他從來沒有讓他找到過。

當他的父親用鞭子打他時,他忍受了懲罰,但如果用藤條打他,他就逃跑了。所以沒有犯不守父職的錯誤,舜也沒有失去他正直美好的孝心。

曾子不顧自己的身體狀況任由父親暴打,他永遠也逃不掉。如果妳死了,妳會讓妳父親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和不孝相比,哪個更重要?妳不是天子的臣民嗎?殺天子的臣民是什麽罪?"

曾子聽後說:“我犯了大罪!”於是去找孔子檢討自己的錯誤。

成語寓意

“過猶不及”的故事告訴人們,在做事的過程中,如何讓每壹個環節都恰到好處。這確實是壹個難題,尤其是對於壹些沒有經驗可借鑒的東西或事物,需要敢於嘗試,在走得太遠的過程中選擇合適的度和量,遵循“堅定方向,因地制宜”的方法,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