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百花園中的壹朵奇葩,同時也是我國傳統文化經典中的精粹之壹。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以儆效尤的典故,歡迎閱讀。
成語典故 先秦左丘明《左傳、莊公二十壹年》:“鄭伯效尤,其亦將有咎!”
成語名字 以儆效尤
漢語拼音 yǐ jǐng xiào yóu
近義詞: 殺雞儆猴、殺壹儆百、依樣畫葫蘆
反義詞: 如法炮制
成語解釋 儆:警戒;效尤:效仿過錯。指處理壹個壞人,用來警告那些學著做壞事的人。
以儆效尤的成語故事
二十壹年春季,鄭厲公和虢公在弭地會談。夏季,壹起進攻王城。鄭厲公擁著惠王從圉門入城,虢叔從北門入城。殺了王子穨和五個大夫。鄭厲公在宮門口西闕設宴 招待惠王,全套樂舞齊備。惠王賜給他鄭武公時代從虎牢以東的土地。原伯說:“鄭伯學了做壞事,恐怕也會招來災禍。”五月,鄭厲公去世。
周惠王巡視虢公防守的土地,虢公為惠王在玤地建造了行宮,惠王就把酒泉賜給他。
以前當鄭厲公設宴招待惠王的時候,惠王把王後的.鞶鑒賜給他。虢公也請求賞賜器物,惠王把青銅酒杯賜給他。由於鞶鑒沒有青銅酒杯貴重,鄭厲公從此怨恨周惠王。
冬季,周惠王從虢國回到成周。
造句
1、此刻他心中的想法就是盡快找到那個不長眼睛的小子,直接將那小子廢掉,以儆效尤。
2、他們顯然決定要處罰他,以儆效尤。
3、他們抓住了這個小偷,並且加以懲罰,以儆效尤。
4、老師懲罰了考試作弊的學生以儆效尤。
5、老師當眾懲罰在期末考試中抄襲鄰座答案的那位學生以儆效尤。
6、至少讓我們看到法庭懲罰這些十惡不赦的罪犯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