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為己有,居:占有。後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勞歸於自己。
出處:《道德經》第二章:萬物作而不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2、無為而治。
自己無所作為而使天下得到治理。原指舜當政的時候,沿襲堯的主張,不做絲毫改變。後泛指以德化民。
出處:《道德經》第三章:“為無為,則無不為。”
3、和光同塵。
指不露鋒芒,與世無爭的消極處世態度。也比喻同流合汙。
出處:《道德經》第四章:(道能)“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4、多言數窮。
言多必失,必有理屈之時。
出處:《道德經》第五章: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5、天長地久。
跟天和地存在的時間那樣長。形容時間悠久。也形容永遠不變
出處:《道德經子》第七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6、上善若水。
說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應如水,水滋潤萬物,但從不與萬物爭高下,這樣的品格才最接近道。
出處:《道德經》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7、金玉滿堂。
形容財富極多。也形容學識豐富。
出處:《道德經》第九章:“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8、功成身退。
指大功告成之後,自行隱退,不再復出。
出處:《道德經》第九章:“功遂身退,天之道。”
9、功成名遂。
功績建立了,名聲也有了。
出處:《道德經》第九章:功遂身退,天之道。《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譽不可虛假。”
10、目迷五色。
五色:各種顏色。形容顏色既多又雜,因而看不清。比喻事物措綜復雜,不易分辨清楚。出處:《道德經》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
11、寵辱若驚。
無論受寵、受辱,心裏都要振動。形容人在名利方面非常計較得失。
出處:《道德經》第十三章:“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12、絕聖棄智。
棄絕聰明才智,返歸天真純樸。這是古代老、莊的無為而治的思想。
出處:《道德經》第十九章:“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綠色通巧棄利,盜賊無有。”
13、絕仁棄義。
指放棄世俗倡導的仁義,回復到人的本性。這是老子無為而治的思想。
出處:《道德經》第十九章:“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綠色通巧棄利,盜賊無有。”
14、見素抱樸。
是說要推舉聖人,實行法治,即用“無為之治”取代“有為之治”。對應於“絕聖棄智”。
出處:《道德經》第十九章: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
15、少私寡欲。
指欲望很小。
出處:《道德經》第十九章: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絕學無憂。
16、余食贅行。
吃剩的食物,身上的贅疣。比喻遭人討厭的東西。
出處:《道德經》第十九章: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余食贅行,物或惡之。”
17、知雄守雌。
棄剛守柔。比喻與人無爭。
出處:《道德經》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奚。”
18、佳兵不祥。
指再好的用兵都是不吉利的。
出處:《道德經》:“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之惡也。”
19、自知之明。
指了解自己的情況,對自己有正確的估計。
出處:《道德經》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也。”
20、視之不見,聽之不聞。
看見了同沒有看見壹樣,聽見了同沒有聽見壹樣。形容不重視,不註意。同“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出處:《道德經》第三十五章:“道之出口,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既:盡,足。)看起來不起眼,聽起來不入耳,用起來卻受益無窮。
21、大器晚成。
指能擔當重任的人物要經過長期的鍛煉,所以成就較晚。也用做對長期不得誌的人的安慰話。
出處:《道德經》四十二章:“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
22、大音希聲。
指最大最美的聲音乃無聲之音。
出處:《道德經》:“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23、多藏厚亡。
指積聚很多財物而不能周濟別人,引起眾人的怨恨,最後會損失更大。
出處:《道德經》第四十四章:“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
24、知足不辱。
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羞辱。表示不要有貪心。
出處:《道德經》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25、知止不殆(知足不殆)。
知道適可而止的人就不會遇到危險。舊時勸人行事不要過分。
出處:《道德經》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26、大直若屈。
最正直的人外表反似委曲隨和。亦作“大直若拙”。
出處:《道德經》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27、大巧若拙。
指真正聰明的人,不顯露自己,從表面看,好象笨拙。
出處:《道德經》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