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把握或無益的事,還是不做為好。比喻多壹事不如少壹事。
壹、成語出處:
宋·張端義《貴耳集》卷上:孝守幸天竺及靈隱,有僧輝相隨。見飛來峰,問輝曰,既是飛來,如何不飛去?對曰,壹動不如壹靜。
二、成語寓意:
1、“壹動不如壹靜”,沒有把握或無益的事,還是不做為好。比喻多壹事不如少壹事,不必多此壹舉。在事物發展中,既然無法把握,或無益於己,無須多此壹舉來自找麻煩。
2、很多時候,以退為進,以靜制動,養精蓄銳,厚積薄發,後發制勝,這才是真正明智地去看待暫時無法把握的事物,是壹種冷靜,理智地視察思維。
3、要是能讓壹個自認為多事的存在的價值與生命同行,就是厚實的人生。而動和靜,這是個人本能和態度的區別。有人天生愛自找麻煩,愛多此壹舉,愛無事找事,那就是天性,無法改變,於是也無法評價。
4、大眾的普遍的價值認識上,壹動不如壹靜,其實什麽事宜動,什麽事宜靜,這又是壹個原則的區別。
三、造句:
1、先不用急著趕路,如今天色已晚,敵明我暗,壹動不如壹靜,以不變應萬變。
2、他感覺家累甚重,攜眷隨軍困難重重,壹動不如壹靜,寫寫小說也可勉強糊口,所以他最後決定留滯京華,沒有內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