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饑寒交迫jī hán jiāo pò:交:壹起,同時。衣食無著,又餓又冷。形容生活極端貧困。
出處: 宋·王讜《唐語林》第壹卷:“上謂曰:‘汝何為作賊?’對曰:‘饑寒交切,所以為盜。’”?
2、饑不擇食jī bù zé shí:不管什麽都吃。比喻需要急迫,顧不得選擇。
出處: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丹霞天然禪師》:“又壹日訪龐居士,至門首相見。師乃問:‘居士在否?’士曰:‘饑不擇食’。”
3、饑腸轆轆jī cháng lù lù:饑腸:饑餓的肚子;轆轆:車行聲。肚子餓得咕咕直響。形容十分饑餓。
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西湖主》:“而枵腸轆轆,饑不可堪。”
4、饑餐渴飲jī cān kě yǐn:餓了吃飯,渴了喝水。形容生活必需。
出處: 《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離不得饑餐渴飲,夜住曉行,迤裏來到衢州。”?
5、饑附飽飏jī fù bǎo yáng:附:依附,歸附;揚:飛揚。不得誌時即來依附,得誌時便遠走高飛。
出處: 南朝·宋·範曄《後漢書·呂布傳》:“譬如養鷹,饑即為用,飽則飏去。”
饑jī:常解釋為餓(如~餓、~民、~不擇食、畫餅充~等),莊稼收成不好或沒有收成(如~荒、~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