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極生悲(拼音:lè jí shēng bēi)是壹則來源於文人作品的成語,該成語最早出自《淮南子》,壹說最早出自《史記》。那麽樂極生悲成語故事是什麽呢?
樂極生悲1、淳於髡是戰國時期齊國的政治家和思想家。他雖然貌不驚人,卻有壹副好口才,曾多次代表齊國出使他國,都圓滿地完成了任務。
2、當時齊國國君齊威王喜歡喝酒,總是徹夜宴飲,不喝得酩酊大醉絕不罷休。因為喝酒,齊威王常常耽誤政事。朝中的文武百官卻放任不管,只有淳於髡看不下去,總想找機會勸諫齊威王。
3、有壹年,楚國派遣大軍攻打齊國。齊威王派淳於髡出使趙國請求救援。淳於髡成功說服趙王,撥給他十萬精兵,嚇退了楚軍。危險解除,齊威王十分高興,立即擺酒慶祝。席間,齊威王問淳於髡:“先生喝多少酒會醉?”淳於髡回答:“我喝壹鬥酒會醉,喝壹石酒也會醉。”齊威王覺得奇怪:“喝壹鬥就醉了,怎麽還能喝壹石呢?這是什麽道理?”淳於髡於是解釋說:“在不同的情況下,我的酒量也會不同。如果是大王當著禦史的面賜酒給我,我嚇得膽戰心驚,不用喝壹鬥就醉了;如果是在家招待父母的客人,我要不停地敬酒,喝不到兩鬥就會醉;如果是朋友之間飲酒交談,我們邊喝邊聊,大約可以喝五六鬥;如果是和好友相聚,大家沒有約束,壹邊玩遊戲壹邊喝酒,這種開心的時候,我喝上八鬥也不過微有醉意;如果是去好友家做客,天黑之後大家把殘酒並到壹起,坐下促膝而談、無拘無束,這種時候我就是喝上壹石也會覺得很高興。可是這種場合,往往也是最容易出亂子的時候。”
4、接著,淳於髡又說:“所以說,酒喝多了就容易醉;快樂到了極點,就可能發生悲傷的事情。所有事情都是這樣的,樂極生悲,超過壹定的限度,就會走向反面。”
5、顯然,淳於髡是在借喝酒的話題來諷刺齊威王每日飲酒作樂而疏於政事,齊威王領會到了淳於髡的良苦用心,感到十分羞愧,當即表示自己心服口服,接受淳於髡的建議,不冉肆意飲酒作樂,將主要精力集中在處理朝政上,做壹名勤玫的君主。後來,齊威王勵精圖治,齊國府庫充實,國力大增,成為戰國時期的中原霸主。
以上就是對於樂極生悲成語故事是什麽的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