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而好學”的意思是天資聰明而又好學。
敏而好學出自《論語·公冶長》,全句是:“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譯文:孔子說:“他聰敏勤勉而好學,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請教為恥,所以給他謚號叫‘文’。”
《論語·公冶長》是《論語》中的第五篇,此篇有28章,以談論仁德為主線,本篇章中孔子和他的弟子們由孔子生前的話語從而從各個側面探討仁德的特征。
擴展資料
敏而好學的近義詞
1、不恥下問?
解釋:樂於向學問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學習,而不覺得不好意思。
出自:《論語·公冶長》:“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釋義:他聰敏勤勉而好學,不以向他地位卑下的人請教為恥。
語法:動賓式,作主語、謂語、賓語,含褒義,形容虛心求教
2、學而不厭?
解釋:厭:滿足。學習總感到不滿足。形容好學。
出自:《論語·述而》:“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何有於我哉?”
釋義:默默地記住(所學的知識),學習不覺得厭煩,教人不知道疲倦,對我而言又做到了哪些呢?
語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