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什麽其口的成語:三緘其口。
三緘其口(拼音:sān jiān qí kǒu)是壹個成語,最早出自於西漢·劉向《說苑·敬慎》。三緘其口(緘:封)指在嘴上貼了三張封條。形容說話謹慎,也用來形容不肯或不敢開口。動賓式結構;在句中壹般作謂語、賓語。
成語典故孔子崇尚周禮,曾專程到周王室考察禮儀制度。有壹次,孔子到周天子的都城洛陽去拜訪,他參觀了許多地方之後,又來到了周王祭祀先祖的太廟前。
孔子見廟堂極其莊嚴肅穆,於是畢恭畢敬地走了進去。很快,孔子就被太廟大廳右邊階梯前的壹尊金屬鑄造的人像吸引住了。孔子上前仔細觀摩了壹番,發現那個金鑄人像的嘴巴上貼著三張封條,人像背面還刻有古之慎言人也幾個字。意思是:這是古代壹位說話極其慎重的人。
看過人像後,孔子便對弟子們說:妳們要記住這句話。俗話說:做人要處處小心謹慎,要有身臨深淵邊緣,腳踩薄冰之感。能做到如此嚴格地要求自己,不會因為話多而招致災禍。後來,孔子在諄諄教誨弟子時,總是要強調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三緘其口成語寓意:
三緘其口是想說而不能說,想說而不敢說,“緘”就是封口的意思,不是出於心甘情願,而是完全為外在壓力所迫。所以,“三緘其口”反映的不是人的語言表達能力,而是人的語言控制能力。
日常生活中,即使十句話說對九句,也未必有人稱贊,但是如果說錯壹句,就會立刻招致他人的非議;即使十次計謀九次成功,也未必得到獎賞,可是只要失敗壹次,接二連三的苛責就紛紛到來。
所以人們應該謹言慎行,寧可沈默寡言,也不要浮躁多言,寧可笨拙愚鈍,也不要故作聰明,無論做什麽事情說什麽話之前皆應該謹慎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