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明()暗()”是什麽成語?

“明()暗()”是什麽成語?

1、明爭暗鬥,讀作míng zhēng àn dòu。

基本釋義:明裏暗裏都在進行爭鬥。 形容各用心思,互相排擠。

出處:馮玉祥《我的生活》:“於是兩方明爭暗鬥;各不相讓;壹天利害壹天;鬧成所謂‘府院之爭’。”

舉例:明明是壹家人,然而沒有壹天不在明爭暗鬥,還不是為了那點家產。

2、明槍暗箭,讀作míng qiāng àn jiàn。

基本釋義:比喻種種公開的和隱蔽的攻擊。

出處:元·無名氏《獨角牛》:“孩兒也;壹了說明槍好躲;暗箭難防。”

舉例:國民革命在帝國主義、國民黨的明槍暗箭下失敗了。

3、明察暗訪:讀作míng chá àn fǎng。

基本釋義:從明裏細心察看,從暗裏詢問了解。 指用各種方法進行調查研究。

出處:清·林則徐《覆奉訪察碎石工程情形折》:“臣仰奉諭旨;明查暗訪;不必丞丞。”

舉例:經過王隊長明察暗訪,這個案子終於有了眉目。

4、明珠暗投,讀作míng zhū àn tóu。

基本釋義:原意是明亮的珍珠,暗裏投在路上,使人看了都很驚奇。 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視。也比喻好東西落入不識貨人的手裏。

出處:《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臣聞明月之珠,夜光的璧,以暗投於道路,人無不按劍相眄者。何則?無因而至前也。”

舉例:卓雲很有才華,但未被使用,可惜明珠暗投。

5、明升暗降,míng shēng àn jiàng。

基本釋義:指表面上升官,而實際上被削去權力。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6回:“就是再添壹千個都老爺,也抵不上兩個監督、壹個織造的好:這叫做‘明升暗降’。”

舉例:明升暗降,正是老董所使的鳥盡弓藏手段,我看妳還是退休回家,韜光養晦算了。

壹、明,讀作míng,***有8筆畫。

1、亮,與“暗”相對:明亮、明媚、明凈、明鑒、明星、明珠暗投。

2、清楚:明白、明顯、明晰、明了、明確、明朗。

3、懂得,了解: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義。

4、公開,不隱蔽:明說、明講、明處。

5、能夠看清事物:明察秋毫、耳聰目明、眼明手快。

6、睿智:英明、賢明、明君。

7、視覺,眼力:失明。

8、神靈,泛指祭神供神之物: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

9、次(專指日或年):明日、明年。

10、中國朝代名:明代。

11、姓。

二、暗,讀作àn,***13筆畫。

1、不亮,沒有光,與“明”相對:黑暗、暗淡、陰暗、暗無天日。

2、不公開的,隱藏不露的:明藏、明號、明殺、明娼、明溝、明、明流、明察明訪。

3、愚昧,糊塗:明昧、明弱(愚昧軟弱)、兼聽則明,偏信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