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誰知道劉備去茅廬請諸葛亮的時候多大年紀?

誰知道劉備去茅廬請諸葛亮的時候多大年紀?

這種說法是壹個歷史謎團。

首先我會根據三國演義來回答妳的問題。劉備出生於161,諸葛亮出生於207年,所以應該是46歲。但畢竟是小說裏的話,不能全信。我找了壹個相關評論,僅供參考。

邀請諸葛亮是真是假?

“三顧茅廬”這個成語的由來,婦孺皆知。《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四大古典小說之壹,講述了劉備“三顧茅廬”聘請諸葛亮幫助他成就帝王事業的故事。形象地描述了劉備做賢能下士的態度,劉備對諸葛亮的敬仰,關羽張飛居功自傲。這個“三顧茅廬”的故事是根據陳壽的《三國誌·諸葛亮傳》改編的。但劉備邀諸葛亮出山是“三顧茅廬”嗎?學術界各抒己見。

《三國演義》中對這次初次見面的記載是,劉備率軍駐紮新野時,徐庶對劉備說:“臥龍諸葛孔明,將軍願意見他嗎?”劉備說:“妳應該帶著他。”許舒說:“妳可以主動去拜訪這個人,但不能讓他來拜訪妳。”可見劉備親自去找諸葛亮求見,出謀劃策。* * *三次相見。然而,它沒有說關公和張飛壹起去,也沒有說他們在草堂相遇。

諸葛亮的《師表》自己也說:“先帝待臣不薄,受其指控委屈,在山寨裏照顧臣子……”這些話有確鑿的證據。陳壽在《三國誌》中寫了《隆中對》,比較詳細地記錄了劉備三次出使和諸葛亮對天下局勢的評論。劉備的《三顧茅廬》壹直被認為是尊賢下士、重視人才的典範。當時劉備面臨很多困難,急需人才。從合理的角度來說,“三顧茅廬”是極有可能的,所以歷代都沒有人懷疑過這件事的真實性。

但現在有人提出另壹種觀點,認為“三顧茅廬”的記載難以令人相信。諸葛亮是壹個有遠大抱負的人。劉備請他出山,當然正合他意。他怎麽能擺架子,不抓住這個可能失去的機會呢?當時諸葛亮只有27歲,劉備是壹位有威望的政治家。他怎麽能這樣低聲下氣地求諸葛亮呢?前壹種說法雖然用了隆中對作為證據,但當時曹操的幾十萬大軍正在威脅劉備。隆中對不提這個緊迫的實際問題是不合理的。同時,劉備第壹次見諸葛亮,也不會安排現場記錄。所謂“隆中對”,大概是後人發明的,附有“模型”。據此,“三顧茅廬”說不可信。

三國人魚寫的《韋略》裏,劉和諸葛也是第壹次見面。魏略說,劉備在樊城駐軍時,曹操已經統壹了黃河以北,諸葛亮預見曹操很快就會進攻荊州。荊州劉表弱小,不懂軍事,難以抵抗。諸葛亮北上見劉備。劉備沒把諸葛亮當回事,因為他年輕。諸葛亮通過講針對時局的對策,讓劉備逐漸信任他。最後劉備才“上賓禮”。西晉司馬彪《九洲春秋》的記載也差不多。

從諸葛亮的積極態度來看,《魏略》和《九州春秋》的記載也有壹定的可信度。

有人調和了這兩種說法的沖突,認為“三顧茅廬”和諸葛亮的範丞相邀都是真實可信的。清代學者洪考證各種歷史說,諸葛亮第壹次見劉備是在樊城。劉備雖然待他如上賓,但並沒有特別看重他。徐叔推薦的時候,劉備又見面了,漸漸產生了深厚的感情。指出我們是建安十二年年初相遇,建安十三年又相遇。諸葛亮後來非常感激,就在《出師表》中記載了這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