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思政課的道德性對教師教學有什麽意義?

思政課的道德性對教師教學有什麽意義?

《中學德育大綱》指出:“思想政治課是對學生進行系統的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和政治教育的課程,並以各種方式占有特別重要的地位。它以課程教學為主要形式,用馬克思主義指導的理論觀點和社會科學基礎知識武裝學生,逐步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和認知能力,培養學生的社會主義道德品質。“新大綱明確規定:“思想政治課要幫助學生樹立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為培養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奠定基礎。“可見,思想政治課是學校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德育的主渠道。中學其他科目雖然有育人的責任,但不像政治,整個教學以思想品德教育為主。因此,思想政治課本質上應該是壹門德育課,應該義不容辭地發揮其德育主渠道作用。

壹,政治課德育滲透的特點

(壹)德育滲透是有目的和無意識的

作為教師,在德育滲透過程中,有明顯的價值取向和教育目標,而作為受教育者,大多處於無意識狀態(即無意識狀態,而非被動狀態),德育滲透是目的性與無意識的辯證統壹。

比如,在講授內因和外因的辯證關系時,為了讓學生明白逆境也可以是成功的道理,教師可以給學生講這樣壹個心理學實驗:煮壹鍋開水,突然把壹只活青蛙扔進鍋裏,就在它快要掉進鍋裏的時候,青蛙用力壹跳,甚至逃跑了。後來心理醫生把鍋換成溫水,把青蛙慢慢放進鍋裏。青蛙在鍋裏悠閑地溜達。然而,隨著水溫的逐漸升高,青蛙再也沒有跳出水面。老師可以借機問壹句“這只青蛙的悲劇意味著什麽?”“人類作為萬物之靈,有沒有上演過青蛙般的悲劇?”

不難看出,在德育滲透的過程中,壹方面,指導者有非常明確的德育目標,但我們不能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學生,而要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通過誘導、啟發、點撥,使受教育者心甘情願地接受指導者的觀點。另壹方面,在接受教育者的觀點時,受教育者的心理意識處於無防備狀態,消除了逆反和叛逆心理,而是積極參與教學活動,思想活躍,情緒高漲。在教育者的主導下,受教育者總是在教學活動中起主導作用。

(二)德育滲透的藝術性

主要體現在教育者的教育技能和水平上。從教學過程看,滲透教育不同於壹般教育,它不是強制性的。它能在引導人們認識生活、理性思考的同時,心甘情願地接受科學世界觀、人生觀的教育,並在潛移默化中不知不覺地受到崇高思想道德的熏陶,從而培養高尚的情操。這其實是壹種“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教育藝術。就教學的手段和方法而言,滲透教育壓力和避免枯燥的單壹教學模式要求教育者根據不同的教育目的、教育對象和教育情境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教育者還應具備因勢利導、隨機應變的教育機智。在教學氛圍上,教育者要避免僵硬嚴肅的面孔,盡可能營造和諧的教育情境,讓受教育者輕松愉快地接受崇高思想道德的洗禮。

(三)德育滲透的載體和實施

德育滲透的載體是指教育者實施德育滲透時所依托的對象。在德育滲透中,壹個好的載體是教育者的支持。沒有必要的載體,德育滲透就成了無本之木。“如果皮膚不存在,頭發怎麽會附著?”德育滲透的載體具有多樣性和分散性的特點。它不是單壹的,也不會固定地附著在幾個物體上。具體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教育者的德行、才能、學識、內在氣質、人格力量都有無形的滲透。

良好的道德品質對政治教師尤為重要。常說言傳身教不如身教。美麗的心靈對受過教育的人有特殊的吸引力。課堂不僅是教師“傳道授業解惑”的地方,也是教師展示精神的舞臺。作為壹名政治教師,要註意自己的課堂形象,幹凈整潔的衣著,端莊典雅的舉止,才是教師應有的風度。壹個老師會意的眼神,壹個課堂上富有表情的手勢,都是潛在的教育力量。

淵博的知識是德育滲透的重要載體,也是政治教師必備的素質。作為政治老師,除了紮實的專業知識外,最好是應該涉獵文史典籍、哲學天文地理、古今中外的“雜家”。在課堂教學中,如果教育者能隨意把握唐詩宋詞,恰當自如地運用成語典故,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遨遊,學生就會被妳淵博的知識所折服,由衷地佩服妳。作為壹個有知識的學科老師,他自身的人格力量有著無形的號召力。

情感是德育的特殊載體,是影響人心的特殊力量。古人雲:“觸動人心者,不可先慮其情。”。現代教育學也認為,沒有情感的參與,就沒有真正的教育。在思政課教學中,教師在給學生講解事情的同時,通過動情,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2.靈活多樣的教育手段和教學模式是思想政治課德育滲透的宏觀載體,也是實施德育滲透的主要途徑。

“教學沒有固定的方法,重要的是方法得當”。探索壹系列靈活、科學、合理的教學模式是當前政治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所謂教學模式,是指教育者為了達到壹定的教育目標,按照壹定的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和社會現實而設計的壹種教學方法。

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采用閱讀→講授→熟練練習模式,提問→指導→總結模式,誘導新的熟練問題→閱讀指導→總結提煉模式,復習舊知識→精讀→多練→提問→閱讀→討論模式,也有邊講邊討論、邊講邊討論相結合等模式。

這樣實施教學,必將取得積極的效果:壹是課堂氣氛和諧,學生思維活躍,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體現;其次,教師可以通過誘導、啟發和鼓舞,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自悟中領悟深刻的道理,從而達到德育滲透的目的,而不是空洞的說教。

二、政治教學中滲透德育應遵循的原則

無痕課堂德育,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教育,讓學生在心裏自然接受,是壹種符合學生實際的教育方式的優化。在實踐中,應遵循以下原則:

(壹)理性與法律的結合

情感是學生思想教育的基礎。很多例子表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有壹種強烈的情感,教育者的要求容易被受教育者接受。情感熏陶能使學生減少心理障礙,防止逆反心理,增強接受教育的自覺性和主動性。理性是學生思想教育的基礎。學生情感豐富,容易對客觀事物產生激情。但是他們經驗不足,對客觀事物的看法容易偏激。所以,他們必須以理服人。只有學生掌握了科學理論,他們的人生信念才能堅定而持久。法律是思想教育不可或缺的手段。思想教育不能簡單化,要“以情服人,以理服人”。但沒有法律,愛情有時會變得無原則,理智會顯得蒼白無力。只有法律才能讓他們按照社會和學校的要求規範自己的行為。可見,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情是必要的,理是必要的,法是不可或缺的。只有三者並用,思想教育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二)貼近學生

貼近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貼近學生的認知規律,貼近生活,從近處出發,抓住與學生相關的、能影響學生的因素,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

(3)開放的民主

堅持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立場。老師不是居高臨下,而是充分激發和引導學生的主動性;從單純灌輸知識轉變為啟發學生運用知識,變傳統說教為形象教育。充分利用學校和社會兩個課堂,書本和實踐兩種教材。“敷衍,簡單;授人以漁,啟發思考;在“真誠、教育、引導”的政治課堂上,學生們享受生活。

第三,思想政治課德育滲透模式

(壹)灌輸式教育模式

所謂灌輸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據國家的教育目的、性質和任務,從外部對受教育者有系統地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壹種教育方式。今天正確的政治方向和社會主義思想道德,不可能是中學生在短時間內自發形成的,只能通過“灌輸”。有意識、有目的地把先進的思想、理論和道德規範的活水引到學生心裏,讓學生掌握和內化,使政治課具有導向和鑄就的功能。

新課程要求教師的教學方法必須改變。要註意采取有效的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積極性,擺脫學生被動被“灌輸”的狀態,讓學生參與實踐,教育自己,從而達到德育的功能。德育的高明之處在於“潤物細無聲”,通過課堂教學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的潛移默化教育。在講“財政的作用”和“稅收”時,讓學生理解國家富強對每壹個公民的重要意義,從經濟角度培養學生對國家盡職盡責的思想意識,是順理成章的。

(二)辯論模式

辯論容易迸發思想火花,加深學生對德育的理解。比如在講授“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時,可以將全班分成正反辯論隊,就各種消費觀進行辯論。學生在辯論中不自覺地意識到各種消費觀各有利弊,必須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從而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C)活動中的教育

思政課教材涉及當代社會生活、政治經濟等諸多領域。“寓教育於活動”就是讓學生更多地參與“活動”,動態地接受教育,讓學生感受到思政課是壹門有趣的“活動”,從而更好地發揮德育主渠道的作用。比如我們可以根據思政課的內容組織學生去調查、去參觀、去社會。

綜上所述,在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如果每壹位政治教師都能把握德育滲透的特點,遵循德育滲透的原則,實施恰當的德育滲透模式,相信會取得良好的德育滲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