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嘴滑舌
巧舌如簧
瞠目結舌
笨嘴拙舌
鸚鵡學舌
口是心非
七口八嘴
瑯瑯上口
牙白口清
有口難言
張口結舌
油嘴滑舌[ yóu zuǐ huá shé ]
基本解釋:形容說話油滑,耍嘴皮子。
出自: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二十壹回:“俺看他油嘴滑舌,南腔北調,到底算個甚麽?”
示例:這個人~的,很使人煩。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
例句:別看他平時~的,可壹到課堂發言時他就顯出拙嘴笨腮了。
巧舌如簧[ qiǎo shé rú huáng ]?
基本解釋:舌頭靈巧,像簧片壹樣能發出動聽的樂音。形容花言巧語,能說會道。
出自:《詩經·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顏之厚矣。”
示例:這個商人~,把次品說成是優等品,欺騙消費者。
語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例句:這個~的媳婦,很得婆婆的歡心。
瞠目結舌[ chēng mù jié shé ]?
基本解釋:瞠:瞪著眼;結舌:說不出話來。瞪著眼睛說不出話來。形容窘困或驚呆的樣子。
出自:清·霽園主人《夜譚隨錄·梨花》:“因耳語其故,公子大駭,入艙隱叩細君,細君結舌瞠目。”
示例:他問每個同學的時候,別的同學也不得不傾耳靜聽,註意前後情節的線索,否則突然問到,便不免~,不知所答。 ◎鄒韜奮《經歷》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補語;用於書面語
例句:王榮上課精力不集中,所以老師提問他時,他~,不知所問。
鸚鵡學舌[ yīng wǔ xué shé ]?
基本解釋:鸚鵡學人說話。比喻人家怎麽說,他也跟著怎麽說。
出自: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卷二十八:“如鸚鵡只學人言,不得人意。經傳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誦,是學語人,所以不許。”
示例:領導說什麽,他就說什麽,簡直是~。
例句:他這人毫無主見,常常是人雲亦雲,如~。
口是心非[ kǒu shì xīn fēi ]?
基本解釋:嘴裏說得很好,心裏想的卻是另壹套。指心口不壹致。
出自:漢·桓譚《新論·辨惑》:“如非其人,口是而心非者,雖寸斷支解,而道猶不出也。”
示例:俺哥哥原來是~,不是好人了也。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七十三回
語法:聯合式;作定語、賓語;含貶義
七口八嘴[ qī kǒu bā zuǐ ]?
基本解釋:形容人多口雜。同“七嘴八舌”。
瑯瑯上口[ láng láng shàng kǒu ]?
基本解釋:瑯瑯:玉石相擊聲,比喻響亮的讀書聲。指誦讀熟練、順口。也指文辭通俗,便於口誦。
出自:清·王韜《淞隱漫錄·淩波女史》:“自幼即喜識字,授以唐詩,瑯瑯上口。”
示例:但在我自己有記憶的二、三歲時,她已經把唐詩絕句教我暗誦,能誦得~。 ◎郭沫若《沸羹集·如何研究詩歌與文藝》
語法:偏正式;作賓語、定語、補語;含褒義
例句:這首詩語言樸素,感情真摯,讀起來~。
牙白口清[ yá bái kǒu qīng ]?
基本解釋:比喻說話清楚。
示例:怎當得十三妹定要問他個~,急得無法,說道:“姐姐,這事要爹媽作主,怎生的只管問起妹子來?” ◎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九回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比喻說話清楚
張口結舌[ zhāng kǒu jié shé ]?
基本解釋:結舌:舌頭不能轉動。 張著嘴說不出話來。形容理屈詞窮,或因緊張害怕而發楞。
出自:曲波《林海雪原》二八:“兇手感到這聲音象是壹個鐵棒擊打在他的頭上,他轉頭壹看,大驚失措,張口結舌。”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狀語、補語;含貶義
例句:罪證俱在,他~,無言以對。
有口難言[ yǒu kǒu nán yán ]
基本釋義:雖然有嘴,但話難以說出口。指有話不便說出或不敢說出。
出自:宋·蘇軾《醉睡者》詩:"有道難行不如醉,有口難言不如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