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壹鳴驚人,絕纓之宴,問鼎中原,關於楚莊王的三個成語

壹鳴驚人,絕纓之宴,問鼎中原,關於楚莊王的三個成語

關於楚莊王的三個成語:

1、壹鳴驚人

成語: 壹鳴驚人

拼音: yī míng jīng rén

解釋: 鳴:鳥叫。壹叫就使人震驚。比喻平時沒有突出的表現,壹下子做出驚人的成績。

出處: 《韓非子·喻老》:“雖無飛,飛必沖天;雖無鳴,鳴必驚人。”《史記·滑稽列傳》:“此鳥不飛則已,壹飛沖天;不鳴則已,壹鳴驚人。”

舉例造句: 壹鳴驚人,實在是出乎意外。 ★郭沫若《革命春秋·創造十年續篇》

近義詞: 壹舉成名、壹步登天、名滿天下

反義詞: 身敗名裂、臭名遠揚、丟人現眼

歇後語: 立春響雷;半夜裏放炮

燈謎: 最大的叫聲

用法: 作謂語、賓語、定語;用於人的表現

故事: 齊威王沈湎酒色,三年不理朝政,國內混亂不堪。才子淳於髡知道齊威王愛猜謎語,就覲見說王宮裏住著壹只三年不飛不鳴的鳥。齊威王說:“此鳥不飛則已,壹飛沖天;不鳴則已,壹鳴驚人。”從此齊威王勤於朝政,勵精圖治,國威大振

2、絕纓之宴

成語:絕纓之宴

拼音:jué yīng zhī yàn

解釋: 楚莊王寬以待人,饒恕調戲嬪妃的下臣唐狡,得到唐狡的拼死相報。比喻寬以待人、心胸開闊終能贏得人心。

出處:漢·劉向《說苑·復恩》:楚莊王宴群臣,日暮酒酣,燈燭滅。有人引美人之衣。美人援絕其冠纓,以告王,命上火,欲得絕纓[之人。王不從,令群臣盡絕纓而上火,盡歡而罷。後三年, 晉與楚戰,有楚 將奮死赴敵,卒勝晉軍。王問之,始知即前之絕纓者。後遂用作寬厚待人之典。

3、問鼎中原

成語: 問鼎中原

拼音: wèn dǐng zhōng yuán

解釋: 問:詢問,鼎:古代煮東西的器物,三足兩耳。中原:黃河中下遊壹帶,指疆域領土。比喻企圖奪取天下。

出處: 傳說古代夏禹鑄造九鼎,代表九州,作為國家權力的象征。夏、商、周三代以九鼎為傳國重器,為得天下者所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