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五年級的成語意思

五年級的成語意思

詞目 文質彬彬

發音 wén zhì bīn bīn

釋義 文:文采;質:實質;彬彬:形容配合適當。原形容人既文雅又樸實,後形容人文雅有禮貌。

出處 《論語·雍也》:“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詞目 儀表堂堂

發音 yí biǎo táng táng

釋義 儀表:人的外表,風度;堂堂:儀容莊嚴大方的樣子。形容人的容貌端正。

出處 郭沫若《蔡文姬》第二幕:“曹丞相魁梧奇偉,儀表堂堂。”

詞目 虎背熊腰

發音 hǔ bèi xióng yāo

釋義 形容人身體魁梧健壯。

出處 元·無名氏《飛刀對箭》:“這廝倒是壹條好漢,狗背驢腰的,哦,是虎背熊腰。”

詞目 身強力壯

發音 shēn qiáng lì zhuàng

釋義 形容身體強壯有力。

出處 明·吳承恩《西遊記》第二十壹回:“全憑著手疾眼快,必須要身強力壯。”

詞目 神采奕奕

發音 shén cǎi yì yì

釋義 奕奕:精神煥發的樣子。形容精神飽滿,容光煥發。

詞目 滿面春風

發音 mǎn miàn chūn fēng

釋義 比喻人喜悅舒暢的表情。形容和藹愉快的面容。

出處 宋·程節齋《沁園春》詞:“滿面春風,壹團和氣,發露胸中書與詩。”

詞目 垂頭喪氣

發音 chuí tóu sàng qì

釋義 形容因失敗或不順利而情緒低落、萎蘼不振的樣子。

出處 唐·韓愈《送窮文》:“主人於是垂頭喪氣,上手稱謝。”

詞目 目瞪口呆

發音 mù dèng kǒu dāi

釋義 形容因吃驚或害怕而發楞的樣子。

出處 元·無名氏《賺蒯通》第壹折:“嚇得項王目瞪口呆,動彈不得。”

詞目 健步如飛

發音 jiàn bù rú fēi

釋義 健步:腳步快而有力。步伐矯健,跑得飛快。

出處 清·蒲松齡《聊齋誌異·鳳陽士人》:“麗人牽坐路側,自乃捉足,脫履相假,女喜著之,幸不鑿枘,復起從行,健步如飛。”

詞目 活蹦亂跳

發音 huó bèng luàn tiào

釋義 歡蹦亂跳,活潑、歡樂,生氣勃勃的樣子。

出處 曹禺《日出》第四幕:“我壹定可以把小東西還是活蹦亂跳地找回來。”

詞目 大搖大擺

發音 dà yáo dà bǎi

釋義 走路時身子搖搖擺擺。形容自以為了不起的傲慢神態。

詞目 點頭哈腰

發音 diǎn tóu hā yāo

釋義 比喻虛假的恭敬或過分的客氣。

詞目 低聲細語

發音 dī shēng xì yǔ

釋義 形容小聲說話。

出處 周而復《上海的早晨》第壹部:“湯阿英在枕邊低聲細語說了最近的往來,時斷時續,還是有些羞答答的,怕難為情。”

詞目 巧舌如簧

發音 qiǎo shé rú huáng

釋義 舌頭靈巧,象簧片壹樣能發出動聽的樂音。形容花言巧語,能說會道。

出處 《詩經·小雅·巧言》:“巧言如簧,顏之厚矣。”

詞目 語重心長

發音 yǔ zhòng xīn cháng

釋義 話深刻有力,情意深長。

詞目 娓娓動聽

發音 wěi wěi dòng tīng

釋義 形容善於講話,使人喜歡聽。

出處 清·曾樸《孽海花》第三十四回:“就把英語來對答,倒也說得清脆悠揚,娓娓動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