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魯成語的由來

魯成語的由來

“路”字開頭的成語有:路坎坷,拔劍相助,路遠知馬力;路漫漫其修遠兮,人見人心;道路崎嶇時,道路人煙稀少;路窄了,路遠了,路人知道了,路稀了。

1,路途遙遠(lùYu?n tiáo tiáo):形容路途遙遠。出自:魯迅《流浪孤獨人》:“十三個大人從韓石山路壹路來到城裏,問他有沒有積蓄,他壹句話也不說。”句子:為了計劃生育,妳要千裏迢迢回老家過環。路很遠,山很高,很荒涼。

2、道路不平(?lìJiàn béng?):指看到不公平的東西。出自:史明乃庵《水滸傳》第十七回:“見路不平,直送他去滄州,救他壹命。”造句:作為壹個時代的年輕人,當妳看到坎坷的道路時,妳應該站起來,妳不能袖手旁觀!路若坎坷,要拔劍相助!

魯,現代漢語常用詞,最早見於金文,基本義為道。其他含義有:思想或行動的方向和方式;方面,地區;類型;大,正;汽車;姓氏。2017年2月17“陸”字當選2017年度馬來西亞年度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