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壹篇描述沙塵暴的短文(200字)

壹篇描述沙塵暴的短文(200字)

沙塵暴要來了。

周末想睡個懶覺,老婆吼壹聲把我吵醒了:“看沙塵暴。”起床後看到西邊的天空,灰黃藍,是壹幅風景。火山灰湧了進來,蘭撤了出去,不壹會兒,整個城市就被沙塵吞沒了。只有太陽在掙紮,壹會兒被塵埃推開,壹會兒又擠進來。灰黃色的天空中,壹個亮點在旋轉。沙塵暴近年來已經不是什麽新鮮事了。他們壹年來壹兩次,最初的恐懼早已煙消雲散。這個時候我就想發幾個牢騷,還好越來越少,越來越弱。

其實沙塵暴很可怕,讓人毛骨悚然。記得70年代初,我單位在甘肅壹個叫山的地方有個農場,是高山上的平原。當車子翻過壹個叫九道灣的山梁,壹望無際的黃土高坡迎面而來,壹條小河蜿蜒伸向遠方。哪裏有綠草,哪裏就有羊散落其中。到了住處,看不到營房了。下車的時候,我看到房子是半地下的,窗戶挨著地面。問,為什麽,說,很快就知道了。連長和幾個老兵看起來都很緊張。下命令,抓緊卸車,吃飯,進屋,特別囑咐,以防迷路,就地躺下和袖手旁觀。俗話說,無知者無畏。午飯後,他在營房附近散步。過了壹會兒,他看到黃龍在遠處飛升,聽起來像壹頭牛在咆哮尖叫,像悶雷壹樣翻滾。起初有壹條晃動的黃線,向前滾動,越來越寬,非常壯觀。瞬間,還沒等我反應過來,黃沙就被卷走了。壹切都像魔法壹樣消失了。我看不到房子,汽車,甚至我的腿。我伸手打臉。沒關系,我有感覺。我花了整整壹個小時才找到小屋。這是我第壹次看到沙塵暴。

不過青海的沙塵暴沒有甘肅那麽亂。如果說甘肅是燉肉刀割肉,那麽青海就是快刀斬亂麻。有壹次在青海格爾木,沙塵暴是太陽下的沙塵暴,太陽照著,沙子跳舞。風嘶力竭,偶爾有壹兩聲尖叫,飛濺的碎石打在車上,發出“當當”的聲音。壹陣風真的能把石頭吹得滿地都是,這也叫奇觀。可怕的是青海的風能死人。我聽說過壹個牧民被壹陣風卷走,扔到壹英裏外的山上。

現在,沙塵暴來到了城市,就像高檔家具要配高檔房子壹樣。高樓多了,森林少了,難免會有灰塵光顧。財富多了,生活好了,這是社會進步,但沙塵暴進城不是好事。這可能是人類對大自然開的壹個玩笑,但玩笑真的有點大。

北京沙塵暴與2008年奧運會

北京成功地獲得了2008年國際奧運會的主辦權。當人們高興的時候,他們發現舉辦奧運會並不是壹件容易的事情。北京提出了科技奧運、綠色奧運、文化奧運的口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然而,要實現科技奧運、綠色奧運和文化奧運,還需要壹系列的準備工作。相比較而言,實現綠色奧運比實現科技奧運和文化奧運要困難得多。這有兩個原因。第壹,國際奧委會和各國體育界人士對環境的要求非常強烈。我們註意到,奧委會委員為北京申辦奧運會提出了環境和交通問題,反映了他們在這方面的高要求;第二,北京現在的環境確實存在壹些問題。為了使北京的環境符合奧運會的要求,需要大量的環境保護和建設。其中,沙塵暴活動和北京的沙塵暴是最難處理的環境問題。今天我就主要談談這個問題,談談我的看法。

北京是沙塵暴活動和沙塵暴的高發區,北京的所有居民都感受到了它的威脅。所謂沙塵暴活動,就是強風作用於幹燥的地表而引起的壹系列物理現象。通常,細小的灰塵飛進大氣中,處於懸浮狀態。借助氣流,移動到幾十、幾百、幾千、幾萬公裏以外。最近有美國朋友告訴我,根據衛星遙感監測的結果,來自亞洲大陸的沙塵可以穿越太平洋,到達美國中部。稍微大壹點的沙粒在地面上跳躍運動,而粗的沙粒跳不起來,只能在地面上滾動。沙塵的運動是同時進行的,往往給人壹種黑暗的感覺。用群眾的話說,叫飛沙走石。比粗砂大的礫石被風吹不動,留在原處。由於沙塵暴活動,地表的沙物質不斷被吹走,導致地表變粗。最後形成了戈壁。在蘭新鐵路的兩側,可以看到遼闊的戈壁灘。

沙塵暴只是沙塵暴活動的壹種形式,但其危害是非常廣泛的。沙塵暴使空氣混濁。能見度大大降低,影響飛機升空和汽車、火車的正常運行。灰塵被吸入呼吸道,成為病菌傳播的重要媒介。灰塵飛進眼睛,會影響視力。同時,粉塵是危害環境、影響空氣質量的重要因素。北京空氣中的可吸入顆粒物仍然很高。它與沙塵暴活動和沙塵暴密切相關。作為中國的首都和國際知名的大都市;沙塵暴活動和沙塵暴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註。早在20世紀70年代,國際荒漠化會議就將北京列為遭受沙塵暴嚴重危害的城市之壹。近年來,《新聞周刊》發表文章稱,中國的首都應該離開北京。從這些言論中不難看出國際社會對北京環境和沙塵暴活動的重視程度。為了在北京成功舉辦奧運會。要下大力氣治理北京的環境,減緩沙塵暴和沙塵暴;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實現綠色奧運。

沙塵暴活動和沙塵暴。它是風沙相互作用的結果。風和沙是沙塵暴活動的物質基礎和基本條件,缺壹不可。

北京屬於東亞季風區,海陸加熱不均是季風產生的基本原因。夏季來自海洋的暖濕氣流吹向大陸,冬春季節來自大陸的幹冷氣流吹向海洋,這些都是大氣環流決定的自然現象,人類無法改變。北京位於蒙古高原東南部,冬春季冷高壓波動並向東南擴散。所以北京冬春季的主要風向是北風和西北風。當強風經過北部山谷時,受流體的窄管效應加強,迅速進入北京市區,從而引起沙塵暴活動和沙塵暴。

如果北京沒有沙源,地表有很多森林植被,即使有大風,也不會造成沙塵暴。但是北京有沙源,這是沙塵暴和沙塵暴在北京發生的重要條件。以前很多老北京人都以為北京的沙塵是從壩上、河北、內蒙古吹來的大風。這種說法今天依然存在。如懷來盆地的“墨田”就是以此命名的。這種感官理解是不靠譜的。經過科學家的深入研究,發現北京的沙子在形態和重礦物含量上與周邊地區的沙漠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沙子的圓度(即光滑度)較差,屬於本地生產,並非外地運來。從而糾正了其他地方對沙園的誤解。需要指出的是,北京的沙塵有相當壹部分來自外地,也有壹部分來自本地。沙塵的粒度(即顆粒的大小)差別很大,所以它們的輸送方式有本質的區別,不能混為壹談。

北京本地的沙源在哪裏?這是很多人關心的問題。北京本地沙源主要有兩個,壹個是北京地下沙源,壹個是永定河、潮白河等河流的沙源。河裏有沙子,很多人都見過。它是由河流沖積而成的。冬春時節,河水幹涸,河沙裸露,人們對這種現象很熟悉,可能很多人都見過這壹幕。我不想再說了。

人們看不到地下的沙子,往往缺乏了解。北京屬於山前沖積扇。在地質時期的第四紀,北京周邊的山區曾經被冰殼覆蓋,後來由於冰河期後期大氣變暖。冰殼融化破裂,巨大的冰塊在流水的作用下滑下山坡。石景山區磨石口的第四紀冰川擦痕和巴倫支公園的冰川巨礫就是這樣產生的。山腳下的冰川洪水將大量的泥沙和碎石推下山,形成壹個沖積扇,位於北京市區和郊區。根據沈積學原理,先沈積個體相對較大的礫石,再沈積粗砂、中砂、細砂、粉砂、土。因為這個原理,在北京地下8-10米處經常可以看到砂石。在靠近山的地方,比如石景山區,剝開薄薄的表土就能看到沙礫。因為市區的地下沙埋得很深,只有在基礎建設挖地溝的時候才能看到。修地鐵、建高樓等重大建設都會有沙子暴露在地下。工地上的沙子在大風的作用下會飛揚擴散。這幾年北京搞基礎設施建設,工地壹千多個,這是北京這幾年沙塵暴活動頻繁的重要原因。

此外,北京郊區的耕地和垃圾場在春季風力大的時候也會揚塵,成為北京揚塵的重要來源。北京的汽車數量逐年增加,汽車尾氣中含有未完全燃燒的碳顆粒。還會增加空氣中的可吸入顆粒物。工業鍋爐和家庭燃煤也會產生煤灰,成為揚塵源。

上述沙塵、浮塵、浮塵在大風的作用下融為壹體,隨風飄動,造成北京的空氣汙染,助長沙塵暴。

沙塵暴活動和沙塵暴是強風作用於沙面的共同結果。所以防治沙塵暴的基本原則是固定流沙,降低風速。流沙被吹離表面的風速稱為起沙風速。吹沙的風速與沙子的大小和幹濕程度有關。就北京而言,當風速達到4-5米/秒時,就會有沙塵暴活動。如果地表有森林植被,植物的根系可以固定流沙,減少沙塵暴活動。

防止沙塵暴活動的方法主要有三種。壹種是種樹種草,叫生物治沙。二是設置沙障,稱為工程治沙。第三種是噴灑促凝劑,稱為化學防砂。其中,生物治沙是最好的治沙方法,在世界範圍內被廣泛應用。工程防砂是輔助手段,化學防砂在國內很少使用。

森林植被有許多功能。高大的樹木和低矮的灌木都有很好的防風效果。所謂防風功能,不是阻止強風的發生,而是降低風速。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北京提出了查風道堵出風口的口號,這是不科學的,因為風道和出風口都堵不住,只好想辦法降低風速。當強風經過森林時,由於受到阻擋,沙塵暴會減少,強風攜帶的沙子會降落在森林前方和森林中,從而減緩沙塵暴活動。森林上空,由於氣流的作用,風速也會降低。當風速將低於風速時,風沙活動自然減弱或停止。

森林的另壹個功能是固定流沙。當森林形成時,灌木和苦艾會在它下面生長。這些植被的根像絲網壹樣交錯,覆蓋在流沙上。森林植被可以蓄水,被稱為“綠色水庫”。當沙子含有水分時,由於水的表面張力,即使在強風中也很難被吹起。

森林的另壹個重要功能往往被忽視,那就是森林植被可以影響降雨。降雨的根本原因是大氣環流。當來自海洋的水蒸氣凝結成水滴時,就會從天上掉下來。這是降雨。水蒸氣是霧狀的。能否變成雨滴,取決於壹定的條件。只有當水汽附著在某個核上,才容易變成雨滴。森林植被腐爛形成的生物核漂浮在森林上空,成為水汽附著的對象,從而形成雨滴。因此,森林多的地方,雨水就多。森林少的地方降雨量少,沒有森林的地方很難下雨。大量事實證明,森林植被可以影響某些地區的降雨。北方農村有個民間說法,隔山不下雨,隔河不下雨,隔路不下雨,就是同壹地區降雨不均的現象。

植樹種草是防治沙塵暴的主要途徑。但是如何種樹種草,學問很大,涉及很多科學知識,不是光憑熱情就能做好的。

首先是樹和草的關系。樹木和灌木的生態效益。比草高多了。草坪嬌嫩,需要噴灌、施肥、精心管理。草坪容易板結,需要打孔。所以草坪的成本很高;特別是外地和國外進口的草坪,管理起來特別困難。北京是缺水城市,草坪是“水老虎”,不可能多做。在機場和火車站,壹些重要的廣場可以做,但不要太多。街花的生態效益更低,更沒必要搞了。對於北京這樣壹個沙塵暴多發的城市,應該優先考慮生態效益。

其次,就種樹而言,還有種什麽樹的問題。樹是有生命的東西。按照它的生長規律,只能慢慢生長,但拔苗助長是不夠的。中國有句成語,叫做“十年樹木,百年樹人”。這是事實。從現在到2008年奧運會只有7年時間,種小樹苗很難長大。今年2月,我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杜增亮和李玉俠采訪時,建議北京應該種下大樹苗。成活後會產生良好的生態效益。這壹意見引起了北京有關方面的重視。

是種針葉樹還是闊葉樹也是需要認真考慮的問題。北京是壹個多風多塵的城市。從防風防沙的角度,應該多種針葉樹。闊葉樹在深秋後葉子全部脫落,但在冬春季節,只有樹幹沒有葉子,光禿禿的樹枝缺乏抵禦風沙的能力。針葉樹壹年四季常綠,即使在冬春季節,仍然長滿了葉子,可以有效阻擋沙塵暴。松柏耐瘠薄,壽命長,是北京的鄉土樹種,適合北京的自然條件。壹般來說,針葉樹比闊葉樹壽命長,楊樹三五十年就禿了,空心了,呈衰退狀態。千百年來,松柏依然生機勃勃。樹木的壽命直接影響其生態效益。此外,松樹和柏樹用於城市綠化。它給人活力和力量,更符合中國人的性格和愛好。

為了防止農田灰塵飛入市區,我們應該在城鄉結合部和沿河種植多種樹木,形成壹個綠色的圓圈,就像二環、三環、四環、五環壹樣,將市區重重包圍。郊區耕地要形成林帶和林網,可以涵養水源,防風防沙,林中的鳥可以消滅田間害蟲,好處很多。

西山、杜軍和燕山的山谷是壩上大風進京的主要通道。鐵路和公路的修建破壞了山谷裏的樹木,為了拉直線路,開山鑿石。這樣壹來,山谷和河谷變得開闊通暢,更有利於春季大風的進入。所以在山谷、河谷要多種樹,形成綠色屏障,可以大大減緩風速。當風速降低時,沙塵暴和沙塵暴可以減緩。山區的樹木很容易被居民砍伐。要大力宣傳科學知識,讓居民了解森林的巨大作用,自覺愛護林木。

舉辦奧運會是中國人的百年夢想。如何辦好奧運會,是北京人的責任,也是全國人民的責任。國外尤其是歐美國家的環保意識很強,對環境的要求也很高,這壹點我們應該有清醒的認識。北京的環境在不斷改善,變化很大,但我們不能滿足現狀。今年的沙塵暴在元旦就已經出現了。有些出乎人們的意料。它給我們敲響了警鐘,我們絕不能粗心大意,心存僥幸。北京人有壹些壞習慣,不愛護花草樹木。是其中之壹。喚起人們的環保意識是壹項非常艱巨的任務。在座的學生都是首都的大學生。我希望妳能多做壹些環境知識的宣傳工作,並對那些破壞環境的行為進行抨擊。只有當每個人都從心底渴望綠色和保護環境,北京的環境才能得到根本改變。為了舉辦奧運會,也為了我們自己的生存,我們應該把北京的環境搞好。期待綠水藍天的新北京早日實現。讓我們在碧水藍天下舉辦奧運會,展示首都北京的美麗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