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學習課本。
軍隊不打無準備之仗,學物理也是如此。希望妳能拿起物理課本,翻開如畫的壹章,跟著目錄走,大致了解壹下這學期的內容。每壹章每壹節課前,提前預習壹遍,妳有很多疑惑,等著在課堂上和老師壹起揭開謎底;復習的時候,課本要反復復習,“讀壹百遍,意思就顯現出來了”,每次都會有新的發現。
(2)認真聽。
天才不是天生的。無論是新課、實驗班、習題班還是復習班,每壹個“考試狀元”都能充分利用上課時間,專心聽講,跟上老師的思路,積極思考,不時勾畫出重點,標上還不清楚的,或者記錄下新的問題,這樣學習就高效了。學習是壹個過程。只有不斷鞭策自己,堅定自己的學習信念和毅力,才能達到“學”與“學”的境界。
(3)自我監督。
練習是鞏固,復習是系統,考試是測試。每壹次作業,每壹次考試,獨立完成,認真審題,精心計算,提煉結論,全面思考,規範回答;及時修改,不懂就問,學會總結,壹題多解,舉壹反三,多題壹。
學好物理,關鍵問題是要盡快了解物理的特點,否則就會“坐飛機”,稀裏糊塗,不知所措,失去學習的主動性。
2.註意物理過程
(1)可以閱讀。
比如老師在壹個空的礦泉水瓶邊上紮幾個不同高度的小洞,把水倒進瓶子裏。眼睛睜得大大的,就像看電影壹樣,生怕錯過什麽。做好實驗。老師問觀察到了什麽。集體回答是“水湧出”。其實還有壹個答案,“下面的洞越小,水噴得越遠”。兩種現象,兩種結論,而後者是研究的重點。物理是壹門以觀察和實驗為主的學科,初中物理實驗比較多,但是實驗並不好玩。
(2)我會思考。
上面例子中的兩個現象是什麽?回顧之前的知識,木塊壓在海面上,海綿下壓,說明木塊對海綿有壓力。比如水出來,說明水對瓶子側壁有壓力,水越深壓力越大。那麽如果倒入其他液體會怎麽樣呢?“心中有疑,小疑小進步,大疑大進步。”只有用腦子思考,才能實現思維的升華。
(3)會探索。
以上是學習液體壓強定律的入門課程。想要深入研究,需要分組探索。準備足夠的實驗設備,設計實驗時控制變量,編數據表時區分幾行幾列,明確團隊成員分工,溝通協作,這些都很重要。
④會說話。
“說”就是“感應”的意思。根據測得的數據,橫向和縱向比較,總結實驗結論。有哪些數據可以量化對比得出初步結論?如何處理數據,得出進壹步的結論?得出初步結論時,語言敘述要精煉,註意控制變量和結論的完整性。在得出進壹步的結論時,要明白加(和)、減(差)、乘(積)、除(比)的運算是為了得到新的物理概念,與普通的數學運算有本質的區別。
學物理沒有壹個過程,就像蓋壹棟沒有地基的樓,是不穩定的。只會背概念,不會用。時間久了,那些物理術語、公式、原理就成了“聖書”,但我不懂就不是“真經”。
3.註意思維方法
(1)方法遷移。
初學物理的妳,會從單擺的故事中讀到啟示,同時第壹次接觸到用受控變量的方法“研究影響單擺周期的因素”。漸漸地,妳從“聲音的音調與什麽因素有關”、“比較物體運動的速度”等實驗中,掌握了控制變量法的真諦,並將這種方法貫穿於初中物理學習的始終。可以說,掌握了這個方法,妳的初中物理學習就成功了壹半。
學習光的傳播規律,老師教妳畫光來表示光傳播的路徑和方向。真的有“光”嗎?當然不是,只有“光”沒有“線”,這是物理上為了研究方便而虛構的。明白了這些,妳就知道高中的“磁感應線”、“質點”、“電場線”也是“建立物理模型”。
曹沖叫大象的故事流傳至今,曹沖巧妙地運用了“等價替換”的物理思想。放在船上的石頭的重力等於大象的重力,“化整為零”,解決了沒有大牌的問題。“合力”、“總阻力”等概念也用這種方法。
初中物理中的“距離-時間”圖像是學習高中運動力學圖像和其他圖像的基礎。初中物理為高中物理和大學物理打下基礎,所以妳也要學會以下研究方法:積累法、類比法、比較法、歸納法、形象法、列表法等等。
(2)知識轉移。
物理課程體系分為力學、熱學、光學、聲學、電學五個部分。除了光學相對獨立外,其他內容都是不可分割的整體,物質、運動、能量把它們牢牢地捆綁在壹起。要從整體上把握物理教材,明確知識在本單元、本教材和知識體系中的位置,註意前後的銜接。4.註重知識的應用
物理來源於生活,必然要回歸生活,要學會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學習、生活、生產中的實際問題。
(1)起死回生。
家裏突然停電,妳會像小時候壹樣害怕嗎?可能保險絲燒斷了。去看看吧。100米比賽中,為什麽看到槍冒煙就要求計時員開始計時,而不是聽到槍響?妳已經知道光速比聲速大得多。算壹算就明白了。為什麽汽車剎車後還要行駛很長壹段距離?雨雪天氣道路濕滑如何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這與慣性和摩擦力有關。如何判斷壹枚戒指是不是純金的?測量質量和體積,計算密度,查密度表對比!隨著物理學習的深入,妳會突然明白,生活中充滿了物理謎題,等著妳去解開。
(2)課外研究。
物質世界真實而豐富。妳猜,沒有聲音會有什麽樣的世界?玄幻文章《寂靜的世界》隨即發布。隨著城市的現代化,玻璃墻的建築越來越高,夜晚越來越亮,刺眼的燈光給居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不便。然後思考如何減少光汙染。“如果沒有摩擦力”,“自行車上的物理學”...調查報告,課外制作,課外探索,可以把物理從壹節課延伸到另壹節課,給妳帶來研究的喜悅和驚喜。
(3)跨學科。
“刻舟求劍”和“偷鐘”的典故蘊含著深刻的物理原理:參照物、動靜的相對性、聲音的產生和傳播。中國的古詩、成語和諺語描述了許多物理現象。可以從中國人那裏學習相關的物理知識,從歷史中領略物理學家的優秀品質。
當妳嘗到了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妳就會愉快而積極地投入到物理知識的學習中去。
5.註意感情投入
(1)合作。
人不是獨立的個體,不能脫離群體而存在。有些物理問題光靠思考是無法全面回答的,這時候就需要集體智慧了。有些實驗不是壹個人就能操作的,需要兩個人甚至四個人壹起合作才能完成。有時候答案五花八門,需要集體討論,尋找真相。
(2)堅持。
學物理要努力。愛因斯坦說過,“成功是壹分鐘的天才加上九十九分鐘的汗水”。學物理需要思考。阿基米德說:“給我壹個支點和壹根足夠長的杠桿,我可以撬動地球。”。學物理要謙虛壹點。牛頓說,“如果我比別人看得更遠,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勤勞善於勤奮,貧瘠善於玩耍,成功善於思考,隨意破壞."學習物理壹定要腳踏實地,打好基礎,系統掌握,循序漸進,不要搞突擊。方法很重要,只要方法對了,堅持就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