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與“春天”有關的成語有哪些?

與“春天”有關的成語有哪些?

春暖花開、杏雨梨雲、春華秋實、草長鶯飛

和風細雨、柳暗花明、姹紫嫣紅、春花秋月

雨後春筍、春色滿園、鳥語花香、百花齊放

繁花似錦、風光旖旎、春意盎然、寸草春暉

春和景明、春寒料峭、枯木逢春、春意闌珊

鶯歌燕舞、萬象更新、含苞欲放、春去秋來

春天,又稱春季,是壹年中的第壹個季節,時間範圍指立春至立夏期間,所包含節氣有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谷雨。是萬物復蘇的季節。在北半球的公歷為3—5月,而南半球(如澳大利亞)則是9—11月。氣象學上以連續5天平均氣溫在10℃以上為春季的開始。春天氣候溫暖適中,中國內陸大部分地區有降雨,萬物生機萌發,氣候多變,乍暖還寒。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多)步(走)於庭,被發緩形(意喻不受束縛),以使誌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春陽:因春天陽光溫和明媚,令人神往陶醉,故而得名;陳子昂詩“白日每不歸,春陽時暮矣”。就是描寫春陽的詩句。

陽春:春天的美稱。唐朝詩人李白詩中就有“陽春召我以煙景”的詩句。[1]?

芳春:因春天草木萌動,百草新生,大地草綠如茵,繁花似錦,故而得名。陸機詩“烈心厲勁秋,麗服鮮芳春”。將芳春的特點,寫得入景入神。

蠢:古時“春”“蠢”同音同意,春來蟲動,形聲兼會。

青春:因春天草木青青而得名。杜甫詩:“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艷陽:因春季陽光燦爛而得此榮名。清代華廣生輯俗曲集《白雪遣音·艷陽春》有句雲:“艷陽天,和風蕩蕩,楊柳依依”。

三春:因為春季包涵了壹、二、三月,而合稱“三春”。孟郊詩:“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九春:按民間習俗,十天為壹春,春季有90天,故又稱“九春”。詩人阮籍有詩:“說怪若九春,磐折似秋霜”。

踏青:又叫春遊、探春等。中國的踏青習俗由來已久,傳說遠在先秦時已形成,也有說始於魏晉。據《晉書》記載:每年春天,人們都要結伴到郊外遊春賞景,至唐宋尤盛。唐代詩人杜甫就曾記載皇家遊春踏青的盛景,“三月三日天地新,長安水邊多麗人。”千百年來,踏青漸成了壹種儀式,仿佛只有行了這種儀式,才真正擁有了春天。“逢春不遊樂,但恐是癡人。”白居易的《春遊》詩正是這種心境的寫照。

此外,還有“陽節”、“昭節”、“韻節”、“淑節”、“侖靈”等二十多種雅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