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成語故事 - 20個關於“猴子”的成語

20個關於“猴子”的成語

20個關於“猴子”的成語

殺雞儆猴[ shā jī jǐng hóu ]:殺雞給猴子看。 比喻用懲罰壹個人的辦法來警告別的人。

尖嘴猴腮[ jiān zuǐ hóu sāi ]:腮:面頰。 尖嘴巴,瘦面頰。形容人相貌醜陋粗俗。

猿猴取月[ yuán hóu qǔ yuè ]:比喻愚昧無知。 也比喻白費力氣。

猴頭猴腦[ hóu tóu hóu nǎo ]:像猴子那樣好動,形容行動浮躁。

猴子救月[ hóu zi jiù yuè ]:形容沒事找事,結果自己反而受到傷害。

沐猴而冠[ mù hóu ér guàn ]:沐猴:獼猴;冠:戴帽子。 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權位的人。

沐猴衣冠[ mù hóu yī guàn ]: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 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權位的人。同“沐猴而冠”。

弄鬼掉猴[ nòng guǐ diào hóu ]:比喻調皮搗蛋。

殺雞哧猴[ shā jī chī hóu ]:比喻懲罰壹人以恐嚇或警戒其他人。 同“殺雞駭猴”。

殺雞駭猴[ shā jī hài hóu ]:傳說猴子怕見血,馴猴的人便殺雞放血來恐嚇猴子。 比喻用懲罰壹個人的辦法來警告別的人。

殺雞儆猴[ shā jī jǐng hóu ]:殺雞給猴子看。 比喻用懲罰壹個人的辦法來警告別的人。

殺雞嚇猴[ shā jī xià hóu ]:殺雞給猴子看。 比喻用懲罰壹個人的辦法來警告別的人。

土龍沐猴[ tǔ lóng mù hóu ]:比喻徒有虛名,而無其實。

軒鶴冠猴[ xuān hè guàn hóu ]:乘軒之鶴,戴帽之猴。比喻濫廁祿位、虛有其表的人。

衣冠沐猴[ yī guān mù hóu ]: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

猿猴取月[ yuán hóu qǔ yuè ]:比喻愚昧無知。 也比喻白費力氣。

宰雞教猴[ zǎi jī jiào hóu ]:用殺雞來警戒猴子。 比喻嚴懲壹個以警告其余。

猴年馬月[ hóu nián mǎ yuè ]:猴、馬:十二生肖之壹。 泛指未來的歲月。

沐猴冠冕[mù hóu guān miǎn]:沐猴:獼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權位的人

獼猴騎土牛[ mí hóu qí tǔ niú ]:比喻職位提升很慢。

請寫出20個關於猴子的成語。

猴年馬月猴、馬:十二生肖之壹。泛指未來的歲月。

猴頭猴腦像猴子那樣好動,形容行動浮躁。

猴子搏矢形容喜歡賣弄小聰明的人容易上當。

猴子救月形容沒事找事,結果自己反而受到傷害。

棘刺母猴棘:多刺的植物。在棘刺尖端雕刻的獼猴。形容欺騙的勾當或艱難的事業。

尖嘴猴腮腮:面頰。尖嘴巴,瘦面頰。形容人相貌醜陋粗俗。

沐猴而冠沐猴:獼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權位的人。

木猴而冠猴子穿衣戴帽裝扮成人樣。比喻虛有其表而無真本領。用來諷刺投靠權勢竊據權位的人。

沐猴冠冕沐猴:獼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權位的人。

獼猴騎土牛比喻職位提升很慢。

沐猴衣冠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權位的人。同“沐猴而冠”。

弄鬼掉猴比喻調皮搗蛋。

殺雞哧猴比喻懲罰壹人以恐嚇或警戒其他人。同“殺雞駭猴”。

殺雞駭猴傳說猴子怕見血,馴猴的人便殺雞放血來恐嚇猴子。比喻懲罰壹人以恐嚇或警戒其他人。

殺雞儆猴殺雞給猴子看。比喻用懲罰壹個人的辦法來警告別的人。

殺雞嚇猴殺雞給猴子看。比喻用懲罰壹個人的辦法來警告別的人。

山上無老虎,猴子稱大王俗語,比喻沒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當主要角色。

土龍沐猴比喻徒有虛名,而無其實。

軒鶴冠猴乘軒之鶴,戴帽之猴。比喻濫廁祿位、虛有其表的人。

衣冠沐猴冠:戴帽子;沐猴:獼猴。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權位的人。

猿猴取月比喻愚昧無知。也比喻白費力氣。

宰雞教猴用殺雞來警戒猴子。比喻嚴懲壹個以警告其余。

關於猴子的成語褒義 教猱升木_成語解釋

拼音:jiāo náo shēng mù

釋義:猱:猴子的壹種。教猴子爬樹。比喻指使壞人幹壞事。

出處:《詩經·小雅·角弓》:“毋教猱升木,如塗塗附。”

關於猴子和貓的成語

沐猴而冠、

猴年馬月、

殺雞儆猴、

尖嘴猴腮、

殺雞嚇猴、

殺雞駭猴、

猴頭猴腦、

弄鬼掉猴、

土龍沐猴、

軒鶴冠猴、

沐猴衣冠、

猿猴取月、

阿貓阿狗、

照貓畫虎、

貓哭老鼠、

貓鼠同眠、

窮鼠齧貍、

以貍餌鼠、

貓鼠同乳、

捉鼠拿貓、

爭貓丟牛、

發屋求貍、

貓噬鸚鵡、

貓鼠同處、

化鴟為鳳、

以貍致鼠、

化梟為鳩、

鴟鸮弄舌、

關於孫猴子的成語

關於孫猴子的成語:

沐猴而冠

解釋:沐猴:獼猴;冠:戴帽子。猴子穿衣戴帽,究竟不是真人。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權位的人。

出自:《史記·項羽本紀》:“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找壹個關於猴子的成語

有關猴子的成語典故、俗語諺語和歇後語源遠流長、舉不勝舉。如: 沐猴而冠《史記·項羽本紀》:“韓生勸項羽都關中,羽曰:‘吾聞富貴不還鄉,如衣錦夜行。’乃燒宮室都彭城。韓生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果然。’” 朝三暮四《莊子·齊物論》:“狙公賦芋,曰:‘朝三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 心猿意馬此為佛教用語。用猿騰馬奔比喻凡心無常而多變,後多用於比喻心神不定。 尖嘴猴腮《儒林外史》第3回:範進中舉後痰迷心竅,他的嶽父胡屠戶罵他:“象妳這等尖嘴猴腮,也該撒拋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鵝屁吃。” 殺雞嚇猴比喻懲罰壹個人以警告其他人。《官場現形記》53回:“俗語說得好,叫做‘殺雞嚇猴’,拿雞子宰了,那猴兒自然害怕。” 樹倒猢孫散宋《說藪·曹詠妻》載:曹詠投靠秦檜,做了大官。秦檜壹死,曹就被貶。厲德斯派人給曹送去壹信,曹拆開壹看,乃是《樹倒猢孫散賦》壹篇。 猢猻入布袋歐陽修《歸田錄》卷二:“[梅堯臣]受敕修《唐書》,語其妻刁氏曰:‘吾之修書,可謂猢猻入布袋。’” 猿鶴蟲沙《抱樸子》:“周穆王南征,壹軍盡化,君子為猿為鶴,小人為蟲為沙。” 教猱升天比喻教唆別人做壞事。《詩經·小雅·角弓》:“毋教猴升木。” 弄鬼掉猴: 搗鬼,耍花樣 殺雞駭猴: 比喻懲罰壹人以恐嚇或警戒其他人 山上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俗語,比喻沒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當主要角色 土龍沐猴: 比喻徒有虛名,而無其實 軒鶴冠猴: 乘軒之鶴,戴帽之猴。比喻濫廁祿位、虛有其表的人 宰雞教猴: 用殺雞來警戒猴子。比喻嚴懲壹個以警告其余 這些成語皆形象、精煉、貼切之語,運用得當可令文章增輝。 有關猴的詞匯綴入民間語言,就帶來活潑俏皮之感。如說小孩淘氣,是“猴了巴嘰”;說人機靈“長了毛比猴都精”;勸人不當教師“家有五鬥糧,不做猢猻王”;譏人吝嗇“猴子手裏掉不出幹棗”;至於“孫猴子跳不出如來佛的手心”,看是誰說,強勢壹方傳達的是威脅的資訊,弱勢壹方則在表達無奈的情緒。《紅樓夢》中賈寶玉要吃鴛鴦臉上的胭脂,猴在人家身上不下來。壹個“猴”字,名詞作動詞用,何等的傳神! 歇後語就更多了,如: 猴子學走路――假惺惺(猩猩)。 猴子戴禮帽――假充文明人。 猴子偷桃――毛手毛腳。 猴子唱戲――想起壹出是壹出。 猴子帶胡子――要哪出沒哪出。 猴子偷瓜――連滾帶爬。 猴子扛大梁――受不了。 猴子吃大象――虧他張得開嘴。 猴子撈月亮――空歡喜。 孫悟空更使這類詞條數目大增: 孫猴子跳出水簾洞――好戲在後頭。 孫猴子封了個弼馬溫――不知官大官小。 孫猴子變山神廟――露了尾巴。 跟孫悟空比跟頭――差著十萬八千裏。 白骨精遇上孫悟空――原形畢露。 六耳獼猴充悟空――冒牌貨。 孫悟空的金箍棒――神通廣大。 孫悟空到了花果山――稱心如意。 等等,不壹而足。

關於猴子的成語故事

成語殺雞儆猴

拼音shā jī jǐng hóu

釋義本意是殺雞給猴子看。比喻用懲罰某個個體的辦法來警告別的人。

近義詞殺壹儆百、殺雞駭猴

成語由來

繩之以法,犯軍令韓信斬殷蓋。殺雞儆猴,振軍心槍斃韓復榘。相傳猴子是最怕見血的,馴猴的人首先當面把雞殺給它看,叫它看看血的厲害。才可以逐步進行教化。捉猴子的人就采用這殺雞戰術,不管它怎樣頑強抗拒,只要雄雞壹聲慘叫,鮮血壹冒,猴子壹見,便全身軟化,任由捉獲了。

成語典故

春秋時期,齊景公任命田穰苴為將,帶兵攻打晉、燕聯軍,又派寵臣莊賈作監軍。穰苴與莊賈約定,第二天中午在營門集合。第二天,穰苴早早到了營中,命令裝好作為計時器的標桿和滴漏盤。約定時間壹到,穰苴就到軍營宣布軍令,整頓部隊。可是莊賈遲遲不到,穰苴幾次派人催促,直到黃昏時分,莊賈才帶著醉容到達營門。穰苴問他為何不按時到軍營來,莊賈無所謂,只說什麽親威朋友都來為我設宴餞行,我總得應酬應酬吧?所以來得遲了。穰苴非常氣憤,斥責他身為國家大臣,有監軍重任,卻只戀自己的小家,不以國家大事為重。莊賈以為這是區區小事,仗著自己是國王的寵臣親信,對穰苴的話以為然。穰苴當著全軍將士,命令叫來軍法官,問:“無故誤了時間,按照軍法應當如何處理?”軍法官答道:“該斬!”穰苴即命拿下莊賈。莊賈嚇得渾身發抖,他的隨從連忙飛馬進宮,向齊景公報告情況,請求景公派人救命。在景公派的使者沒有趕到之前,穰苴即令將莊賈斬首示眾。全軍將士,看到主將殺違犯軍令的大臣,個個嚇得發抖,誰還再敢不遵將令。這時,景公派來的使臣飛馬闖入軍營, 拿景公的命令叫穰苴放了莊賈。 穰苴沈著地應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他見來人驕狂,便又叫來軍法官,問道:“亂在軍營跑馬,按軍法應當如何處理?”軍法官答道:“該斬。’來使嚇得面如土色。穰苴不慌不忙地說道:“君王派來的使者,可以不殺。”於是下令殺了他的隨從和三駕車的左馬,砍斷馬車左邊的木柱。然後讓使者回去報告。穰苴軍紀嚴明,軍隊戰鬥力旺盛,果然打了不少勝仗。

成語猿猴取月

註音yuán hóu qǔ yuè

解釋比喻愚昧無知。也比喻白費力氣。

出處鏡裏拈花,水中捉月,覷著無由得近伊。宋·黃庭堅《沁園春》詞

成語故事傳說古代波羅奈城有五百獼猴,有壹天五百獼猴遊行林中,見樹下井中有月亮的倒影,獼猴王就對所有的獼猴說:“今天月亮掉到井裏,我們大家得想辦法撈出來掛到天上去。”於是這些猴子就在樹壹只接壹只地往井中延伸,結果樹枝斷,全部落井。

成語沐猴衣冠

拼音mù hóu yī guàn

釋義比喻虛有其表,形同傀儡。常用來諷刺投靠惡勢力竊據權位的人。

典源譯文過了幾天,項羽率兵西進,屠戮鹹陽城,殺了秦降王子嬰,燒了秦朝的宮室,大火三個月都不熄滅;劫掠了秦朝的財寶、婦女,往東走了。有人勸項王說:“關中這塊地方,有山河為屏障,四方都有要塞,土地肥沃,可以建都成就霸業。”但項王看到秦朝宮室都被火燒得殘破不堪,又思念家鄉想回去,就說:“富貴不回故鄉,就象穿了錦繡衣裳而在黑夜中行走,別人誰知道呢?”那個勸項王的人說:“人說楚國人象是獼猴戴了人的帽子,果真是這樣。”項王聽見這話,把那個人扔進鍋裏煮死了。

成語軒鶴冠猴

拼音xuān hè guàn hóu

釋義乘軒之鶴,戴帽之猴。比喻濫廁祿位、虛有其表的人。

出處明·劉基《驛傳杭臺訊息石末公有詩見寄次韻奉和並寓悲感》之壹:“池魚幕燕依棲淺,軒鶴冠猴寵渥新。”

解釋乘軒之鶴,戴帽之猴。比喻濫廁祿位、虛有其表的人。

成語土龍沐猴

拼音tǔ lóng mù hóu

解釋比喻徒有虛名,而無其實。

出處清·錢謙益《都察院左都禦史贈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保吏部尚書諡忠文李公神道碑》:“時俗方標榜門戶,征逐聲利,以為土龍沐猴,非所以自樹立,視之蔑如也。”

成語猴頭猴腦

拼音hóu tóu hóu nǎo

解釋像猴子那樣好動,形容行動浮躁。

反義詞傻頭傻腦

出處清·唐蕓洲《七劍十三俠》第21回:“看他雖是人形,卻似猴頭猴腦,身上著件單衫。”

成語殺雞嚇猴

拼音shā jī xià hóu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53回:“俗話說的好,叫做‘殺雞駭猴’,拿雞子宰了,那猴兒自然害怕。”

近義詞殺壹儆百、殺雞儆猴

釋義殺雞給猴子看。比喻用懲罰壹個人的辦法來警告別的人。

典故來源有個耍猴戲的,新買了壹只受過訓練的猴子。這猴子可機靈了,他壹聽到鼓聲就會跳舞,壹聽到鑼聲就會翻斤鬥,可是就不聽新主人的指揮。耍猴戲的使勁打鼓,使勁敲鑼,猴子眨眨眼睛,壹動也不動,只做沒聽見。耍猴戲的想了個法子,他抓了壹只公雞來,對著公雞又打鼓,又敲鑼。公雞怎麽會演戲呢,它聽到鼓聲鑼聲早嚇呆了,蹲在地上動也不敢動。耍猴戲的拿起壹把刀,壹刀把公雞宰了。這壹下可把猴子嚇壞了。耍猴戲的壹打鼓,它就連忙跳舞,壹敲鑼,他就連忙翻斤鬥,壹點兒也不敢含糊。“殺雞嚇猴”就是從這個故事來的。懲罰壹個不相幹的人,來威脅另壹個人,可以說是“殺雞嚇猴”。

成語尖嘴猴腮

拼音jiān zuǐ hóu sāi

釋義腮:面頰。尖嘴巴,瘦面頰。形容人相貌醜陋粗俗。通常用作貶義詞。

出處《儒林外史》

近義詞醜態畢露

反義詞風流瀟灑

殺雞儆猴、沐猴衣冠、

關於猴子與人的成語

心猿意馬 [xīn yuán yì mǎ]

基本釋義

心意好像猴子跳、馬奔跑壹樣控制不住。形容心裏東想西想,安靜不下來。

貶義

出 處

《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講經文》:“卓定深沈莫測量;心猿意馬罷顛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