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亙古亙今[gèn gǔ gèn jīn]:從古到今。亙:延續。出自明·王守仁《傳習錄》上卷:“若解向裏尋求,見得自己心體,即無時不是此道,亙古亙今,無終無始。”
2、以古方今[yǐ gǔ fāng jīn]:用古代的人事與今天的人事相比。方:比擬,相比。出自 《北史·長孫嵩傳》:“昔叔孫辭沃壤之地,蕭何就窮僻之鄉,以古方今,無慚曩哲。”
3、博古知今[bó gǔ zhī jīn]:形容對古代的事知道很多,又通曉現代的事情。《孫子家語·觀周》。
4、論今說古[lùn jīn shuō gǔ]:從今到古無所不談,無不評論。形容話題廣泛。出自元·張可久《端正好·漁樂》:“人間開口笑樵漁,會談今論古。”
5、厚古薄今[hòu gǔ bó jīn]:形容重視古代的,輕視現代的。出自宋·米芾《寶晉英光集·蠶賦》:“由斯而言;則予之功;非欲厚古而薄今;時之異也。”
6、誦古非今[sòng gǔ fēi jīn]:贊美古代的,否定現代的。誦:頌揚。非:非難。出自西漢·司馬遷《史記·秦始皇本紀》:“有敢偶語《詩》《書》者棄市,以古非今者族。”
7、貴古賤今[guì gǔ jiàn jīn]:對古代的事物看得很貴重,對當代的就看不起。出自南朝·宋·範曄《獄中與諸甥侄書以自序》:“自古體大而思精,未有此也,恐世人不能盡之,多貴古賤今,所以稱情狂言耳。”
8、震古鑠今[zhèn gǔ shuò jīn]:形容震驚古代,光耀當世。形容事業或功績的偉大。鑠:發光。出自清·譚嗣同《仁學》四六:“美釋黑奴而封之……稱震古鑠今之仁政焉。”
9、借古諷今[jiè gǔ fěng jīn]:假借古人古事來諷刺、攻擊現實。出自借古諷今出處:張抗抗《國魂》:“因為父親曾經發表過的壹部歷史人物傳記中贊揚了壹位含冤而死的兵部尚書,被認為借古諷今。
10、泥古非今[nì gǔ fēi jīn]:拘泥於陳舊的,而否定時新的。謂崇尚陳規舊矩而不知變通。宋·劉恕《自訟》:“泥古非今,不達時變,疑滯少斷,勞而無功。”